:第二课《诗经二首》黍离.ppt

:第二课《诗经二首》黍离.ppt

ID:59606541

大小:282.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11-15

:第二课《诗经二首》黍离.ppt_第1页
:第二课《诗经二首》黍离.ppt_第2页
:第二课《诗经二首》黍离.ppt_第3页
:第二课《诗经二首》黍离.ppt_第4页
:第二课《诗经二首》黍离.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课《诗经二首》黍离.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黍离写作背《诗经·王风》,“王”指王都,周平王迁都洛邑后,王室衰微,天子位同列国诸侯,其地产生的诗歌便称为“王风”。原本高高在上的周王室沦落到与诸侯平起平坐的地位,王室日趋衰微,因此,“王风”中多乱离之作!在这段话中,我们要抓住两个关键词:王室衰微和乱离之作。写作背据说,这首《黍离》是周人东迁后一位大夫重游故都,见昔日繁华的宗庙宫室已夷为平地,满目变种黍稷,不禁伤心落泪,吟唱成篇。朱熹《诗经集传》卷二也曾这样记录过:“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故赋其所见之离离,与黍之苗,以兴行之靡靡,心之摇摇。”学习字离离:一行行长得

2、茂盛的样子稷(jì):古代称一种粮食作物,有的书说是黍一类的作物,有的书说是谷子(粟)行迈靡(mǐ)靡:远行的脚步慢慢腾腾。迈,行、远行。靡靡,不行迟缓貌。摇摇:心神不定的样子。一说同”愮(yáo)愮“,心里烦闷的样子。悠悠:遥远,高远。噎(yē):食物塞住喉咙,此处指心中忧闷如有物在喉梗住,透不过起来。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那黍稷之苗啊,一行一列生得多么整齐,我缓行其间啊,心中忧戚。了解我的人啊,说我心有哀愁,不了解我的人啊,问我何所寻求。浩

3、渺无垠的苍天啊,是谁令我如此伤怀?课文解释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那黍稷之穗啊,一行一列生得多么整齐,我缓行其间啊,心如醉酒。了解我的人啊,说我心有哀愁,不了解我的人啊,问我何所寻求。浩渺无垠的苍天啊,是谁令我如此伤怀?课文解释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那黍稷之实啊,一行一列生得多么整齐,我缓行其间啊,呜咽难言。了解我的人啊,说我心有哀愁,不了解我的人啊,问我何所寻求。浩渺无

4、垠的苍天啊,是谁令我如此伤怀?课文解释研读诗歌,分析文章问题1: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忧伤苦闷、悲悼故国问题2:通过诗中哪些词语表达了作者这种情感?“摇摇”、“心忧”、“如醉”、“如噎”、“悠悠天”。问题3:这首诗歌有什么艺术特色?1、采用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所谓重章叠句,是指章与章之间句式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是《诗经》惯用的表现手法。本诗以三章为基本的结构形式,三章共换六字,稷由“苗”而至“穗”再至“实”,不仅起到分章换韵的作用,而且通过稷的三种生长状态的变化,表达了随着时光的流逝,诗

5、人心中由“摇摇”到“如醉”,再到“如噎”的越来越深的忧伤之情。运用重章叠句手法的作用,一是使抒发的情感在回旋中有递进,二是突出主题。2、用叠字来抒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本诗大量运用叠字,使诗的节奏舒缓悠扬,非常适合表现深沉忧思的感情基调。如“靡靡”“摇摇”用叠字写出行迈迟缓的状况和心中的恍惚不宁,是人物外在征貌的形容,也是诗人心态的揭示。叠字的运用还营造了婉转的声韵效果,具有音韵美。拓展延伸:《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

6、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练习:翻译下列句子:1、行迈靡靡,中心摇摇2、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板书设计:苗穗实靡靡摇摇如醉如噎黍离之悲爱国情怀忧愁哀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