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肿性膀胱炎培训资料.ppt

气肿性膀胱炎培训资料.ppt

ID:59650660

大小:6.48 MB

页数:34页

时间:2020-11-17

气肿性膀胱炎培训资料.ppt_第1页
气肿性膀胱炎培训资料.ppt_第2页
气肿性膀胱炎培训资料.ppt_第3页
气肿性膀胱炎培训资料.ppt_第4页
气肿性膀胱炎培训资料.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气肿性膀胱炎培训资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气肿性膀胱炎病因、病理危险因素(1)高龄女性(2)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后尿潴留留置导尿)(3)神经源性膀胱(4)导尿管放置(5)膀胱直肠瘘(6)晚期肾脏疾病(7)下尿路梗阻(8)继发手术病变:如膀胱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子宫全切术后卵巢转移癌、化脓性睾丸炎行切除术后、刮宫术后等。老年女性泌尿生殖道短而宽,与有大量细菌寄居的肛门接近,而且老年女性绝经后泌尿生殖道黏膜发生退行性变,上皮萎缩,糖原含量减少,乳酸杆菌数量减少,IgA及有机酸分泌减少,局部抗菌能力减低,易发生泌尿生殖道感染。糖尿病、创伤、泌尿系梗阻是本病主要

2、易感因素。目前研究63%的病例同时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具有泌尿系感染的倾向,更容易引发复杂的泌尿系感染,糖尿病可诱发糖尿病肾病、肾乳头坏死、肾动脉狭窄以及肾病继发的膀胱功能障碍,导致肾和输尿管脓肿、真菌感染、产气性感染。泌尿系损伤(包括导尿操作损伤尿道膀胱黏膜)、返流性尿道炎、下尿路梗阻或其他疾病如神经源性膀胱,甚至肠道感染或腹泻也可诱发本病。导致气肿性膀胱炎的细菌类型最常见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58%),其他病原体有:克雷伯肺炎杆菌(21%)、梭状芽孢杆菌、葡萄球菌、产气肠杆菌、奇异变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

3、荚膜状芽孢杆菌、白假丝酵母菌等。病理基础一般认为是膀胱损伤后致病菌经血行、淋巴管或膀胱上皮进入膀胱壁内或由于膀胱出口梗阻引发尿潴留导致的继发感染致使细菌或真菌生长,而高血糖、高尿糖有利于细菌生长,细菌酵解膀胱壁组织内大量的葡萄糖而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形成壁内的气泡,气泡溃破后气体进入膀胱腔内或膀胱外周的浆膜下。气泡破溃进入膀胱腔内,可形成较大液气平面;进入膀胱外周时,严重时可形成气腹,双侧膈下可见游离气体影。尿液一旦发生逆流,可引起急性气肿性肾盂肾炎。机制目前仍了解甚少。(1)厌氧菌感染导致气体产生。(2)在尿路中

4、大量糖、蛋白质等发酵物的排泄。(3)膀胱内压力升高导致膀胱局部血流下降致使气体吸收不良。(4)患者免疫力下降。对于无糖尿病的患者出现产气症状的解释:(1)病原体分解蛋白尿患者膀胱内的蛋白质所产生的气体。(2)是受损的机体反应,包括血管反应和组织内受损的代谢产物。这些受损的组织成为患者产气的易感因素。目前受损机体反应的多因素系统和糖与蛋白的发酵理论,还未完全被认可,至今尚未有更好的解释。临床表现本病临床症状不典型,可有发热、血尿、尿潴留、下腹部不适、下腹痛等症状,甚至可发生严重败血症,合并其他疾病时也可以出现腹泻等

5、伴随症状为首发症状。53%的病例有典型的泌尿系统感染症状,其他的可能表现为下腹痛。最具特征性症状是气尿,但极少见。基本特征为:下腹部触压痛,累及浆膜时会出现反跳痛。气量多时可叩诊鼓音。在被报道的病例中,7%没有症状,是在治疗其他疾病中作腹平片发现的。诊断1.影像学检查X线透视看到的不规则低密度影来判断膀胱内是否有气体。表现典型时可见膀胱呈“气抱球”样及膀胱内液气平面,气体较少时易于肠管内气体影相混淆,出现漏诊。B超可以发现早期膀胱壁改变,到后期可能由于气体太多,而不能显示下腹部结构。CT是诊断气肿性膀胱炎的金标准

6、(首选)。(1)较好显示膀胱壁、膀胱内及膀胱周围病变的程度和范围,如增厚程度、气体范围、膀胱周围情况;强化CT可观察膀胱壁的强化程度、观察气体位于膀胱壁内或膀胱外、更清晰显示膀胱壁内小气泡及膀胱周围组织结构。(2)能查出腹部平片不能查出的病例,并可以更准确的确定疾病的程度及严重性,其准确性接近100%。(3)可以鉴别膀胱和结肠瘘管、肠膀胱瘘、腹腔脓肿、邻近肿物或气肿性肾盂肾炎。CT典型影像:膀胱壁有泡状气体影,部分连成串珠状,膀胱壁外周常有1-1.5cm的气体带,膀胱壁内缘毛糙。2.膀胱镜检查。(1)膀胱镜检查可

7、直观观察膀胱内壁有明显充血,膀胱黏膜有弥漫性脓苔附着,黏膜层布满大小不等气泡呈“泡沫”状,挤压可有气体释放,对诊断有定性意义。但膀胱镜检查有一定创伤性,对重症患者一般少用。(2)膀胱镜检查可以发现类似膀胱出口梗阻等气肿性膀胱炎的诱发因素,如发现膀胱黏膜豆腐渣样改变,意味着真菌感染。膀胱镜检查诊断价值要弱于CT,有时还需要CT或膀胱造影来协助诊断。血白细胞升高、菌尿、尿中白细胞、红细胞升高等均有诊断意义。鉴别诊断影像上气肿性膀胱炎表现不典型时应与囊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坏疽性膀胱炎等鉴别。(1)囊性膀胱炎表现为膀胱

8、黏膜下散在许多小囊状透明小体,常与肾盂及输尿管同时受侵犯,发病机理可能是炎症刺激过程中向黏膜下增殖并与上皮分离的上皮细胞团中心发生退化、分泌液体所形成,尿路造影时可见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内许多类似小气泡的透亮影,CT检查透亮影,CT值为液性密度。(2)腺性膀胱炎病灶好发于膀胱后壁,也可累及整个膀胱壁,部分可有小囊肿形成,影像表现和囊性膀胱炎相似,腺性膀胱炎可有蛋壳样钙化,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