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包孕理论中时范畴转喻

浅谈包孕理论中时范畴转喻

ID:5966184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30

浅谈包孕理论中时范畴转喻_第1页
浅谈包孕理论中时范畴转喻_第2页
浅谈包孕理论中时范畴转喻_第3页
浅谈包孕理论中时范畴转喻_第4页
浅谈包孕理论中时范畴转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包孕理论中时范畴转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包孕理论中时范畴转喻  摘要:在语法化研究中,现在时范畴突破,是语法化功能上的延伸。传统语法对现在时功能表现的研究比较多,但未能从转喻的角度进行合理、深入地解释现在时表示过去时的认知过程。本文使用包孕理论解释了英语时范畴中的转喻过程。关键词:转喻;包孕;现在时;过去时一、引言本文运用转喻机制来讨论动词现在时范畴表示过去时。在语法化现象中,无论是词还是结构,都表现为功能上的逐渐虚化,而现在时这一范畴属于语义虚化以外的语法化问题,是功能上的延伸,故现在时范畴表示将来时的问题也称现在时的语法化。对于这种功能延伸的

2、用法,语法化学者作过解释,如对“begoingto”结构的语法化解释(Traugott&Hopper,2001)。Taylor(2007)结合人类认知心理对现在时范畴表示将来事件进行了解释,但是他没有采用转喻机制阐述这种现象在人们思维当中起到的作用。本文尝试利用包孕理论将时范畴和物理时间结合用图示诠释其关系。二、关于转喻的域包孕理论(一)、域包孕转喻的理论从Lakoff&5Johnson(1980)提出以后,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特别是1999后,转喻机制开始集中被研究Croft(2003)在Lakoff转喻域内映

3、射观点的基础上观察到了句法结构的影响而产生的转喻概念结构的复杂性,提出了域包孕和域凸显的观点。在域包孕中,有包孕域和次域,包孕域大于次域之上,它包孕了次域。一个概念可以假设为几个不同的认知域组成,这些认知域关于包含性的结合称为域包孕,包孕域在认知域中层级较高,可以包孕其它一个或多个次域(参见Croft,1993)。这一观点得到了RuizdeMendoza等人的进一步发展,他们提出了包孕域与次域的两种映射关系从包孕域向次域的映射和从次域向包孕域的映射。以下是本文尝试利用域包孕转喻理论对语法化中时范畴的表现进行解释

4、。(二)、英语时的连续统对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的概念划分5张克礼总结传统语法时认为谓语动词共有16个时态,而当代语法(Quirk,1991)认为“时”分为现在时和过去时。Quirk认为动词本身是否有屈折变化可作为划分时态的形式标准,而屈折变化表现在词尾,英语现在时的词尾有“-s”,过去时词尾是“-ed”,将来时没有词尾变化,故将来时不存在。然而划分“时”恐怕不能仅仅以形式标准来考虑而应当把形式标准与概念标准结合起来。Quirk等人的形式标准也存在着论证的不足等问题。他们认为英语中现在时和过去时的动词有形式变化

5、,而将来时没有,这种论断没有考虑到语法化中形式变化问题。Baugh&Cable(1978:61)认为动词过去时的词尾“-ed”是“do”的一部分。他们还发现古英语是通过在现在时的词干加上“-ede”,“-ode”或者“-de”形成过去时形式。第三人称现在时词尾“-s”的语法化过程如下例所示:(1)Maryshedrive.(2)Marydriveshe.(3)Marydrives.上三个句子中,由句①到句②,句②到句③各进行了一次边界移位(boundaryshift)操作。句③中的第三人称一般现在时标记“-s”

6、源与句②的“she”,因此表示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标记“-s”是由其原来的代词语法化而来(参见Hopper&Traugott,2001)。传统语法认为will、may、can、must等情态动词可以表示将来时,这一论点是有道理的,will和shall与别的情态动词如can、may、must等不同,可以弱化为’ll,成为一个附着形式,只是与-ed,’5s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这说明will已经表现出了虚化的趋势,不能绝对否定其不断语法化直至和动词结合并位于动词末作后缀的可能性。这恰恰与Quirk认为will是个

7、孤立的词,忽略其语法化过程,认为will不具有屈折形式变化的观点相矛盾。因此我们发现Quirk以动词是否具有屈折变化为标准划分时态的方法存在不足之处,可见,传统语法对时的划分是合理的。英语动词的现在时主要表示发生在现在时间中的动作或状态,也可以表示将来时,所以我们必须区分物理意义上的“时间”和语法意义上的“时”。传统语法已经区分了这两者,“时”是语法范畴,是表达时间区别的动词形式,而“时间”则是该语法形式所表示的意义内容。三、结论物理上的时间是基础,语言上的时态是在物理的时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但是语言上的时态并

8、不是完全与物理时间相符合。把物理时间和语言时态结合在一起,可以用下图诠释其关系。带右箭头的直线表示物理上的时间,人为地把物理时间以现在时间(a点)作界限,划分出将来时间(右椭圆)和过去时间(左椭圆),中间两个椭圆相交的部分表示现在时。左边阴影部分表示现在时与过去时间的重叠,即现在时表示过去时间意义,现在时向过去时间映射;右阴影部分表示现在时与将来时间重叠,即现在时表示将来时间意义,现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