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人文表达

浅谈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人文表达

ID:5967526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30

浅谈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人文表达_第1页
浅谈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人文表达_第2页
浅谈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人文表达_第3页
浅谈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人文表达_第4页
浅谈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人文表达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人文表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人文表达  【摘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极简主义艺术成为一门新兴的艺术类别,呈现在世人面前。随后,极简主义开始被运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其中以彼得·沃克和玛萨·舒瓦茨的设计作品最具代表性。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以其简洁抽象的表现形式,结合地域文化,向人类传达出一种人文精神。【关键词】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人文中图分类号:S759.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从极简主义艺术到极简主义景观设计1.1少就是多的极简主义艺术20世纪60年代,极简主义艺术开始在美国兴起,这是一种将艺术设计造型简洁到纯粹抽象,无以附加的表现形式,极简主义艺术发展初期在绘画、雕塑中较为常见。后

2、来,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了“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理念,并与现代材料结合,如:不锈钢、玻璃等,将建筑结构以裸露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也使其成为玻璃幕墙的缔造者,以体现工业文明的时代感,并且让人在感官上产生一种无表情的冲击力。1.2极简主义景观的发展美国园林设计师汤姆林说:“20世纪的园林始于艺术。”7极简主义艺术就被设计师运用到他们的作品中去,随着时间的推移,极简主义景观园林艺术已经日益被更多的人所认可了解。彼得·沃克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极简主义色彩,因此他也被人们认为极简主义园林景观的代表者。在彼得·沃克和玛萨·舒瓦茨的设计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在形式上都追求极度

3、简化、抽象的造型形式,用简单的几何形体来表现大尺度的空间,形成一种有序的、简洁的结构。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文化观的体现2.1人本主义的影响与中国古典园林所强调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不同,西方美学思想受人本主义的影响,强调人的地位。他们认为人类与自然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追求的是一种人工化的美学观念。受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西方人对于园林的美感,更多的是追求一种人工式的自然。7极简主义园林景观深受法国古典园林的影响,在法国古典园林中,人们将树木修剪成几何体,形成一种人工美。17世纪,法国开始出现了独特的几何式平面园林,从而逐步形成了拥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园林景观设计,并且影响着欧

4、洲多数国家的造园风格。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勒·诺特尔开创的造园方式“勒·诺特尔式园林”。勒·诺特尔几何式园林有严谨的几何秩序,并运用中轴线控制整个园林处于几何形的网格中,其主要特征是将庭院与建筑物设计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因此创造出宏伟的景观。勒·诺特尔不仅吸收了文艺复兴对称式布局风格特点,而且还克服了追求对称结构所造成的单调感和重复感。勒·诺特尔式园林以几何式的平面以及人工化、秩序化的布局,展现出口宏伟、高贵的园林景观,也是理性思想的反映。日本禅宗文化的影响19世纪末,工艺美术运动使艺术与建筑逐渐走向简洁,园林设计也受到其影响,不断走向简洁,抛去繁琐,更加注重功能以人为

5、本,给繁乱的空间带来一丝清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彼得·沃克开始尝试将日本传统园林的造园形式与极简主义相融合,并使之成为可能。彼得·沃克在其作品中,喜欢运用竹子、沙砾等传统材料,来体现出日本传统园林所特有的特质。极简主义的景观设计与日本传统园林的异曲同工之妙在于,都是在强调通过简约的造园形式,自然的与周围的环境相结合并融为一体。7如1991年建成的位于日本千叶县幕张新城的IBM公司大楼,就是及其富有日本禅意的一个作品。彼得·沃克将园中左边的方形浮岛,运用了代表日本传统园林中的白砂以及苔山使其进行抽象,流露出了日本传统园林特有的宁静与禅意。在庭院的中部位置,特别设置了水

6、池作为建筑与景观的过渡。园中规整的条形的绿篱的种植,以及各种明暗程度不同的植物都给人以条理化、平静化的视觉感官。下沉的青苔铺地和卵石铺地则在材质上体现出日本传统园林中对细节的完美处理。建筑外立面的灰色材质,通过竹子将庭院变成有现代风格的日本传统屏风。庭院中的苔藓、沙砾、混凝土、石板等都反射出光线,池中的睡莲更是给庭院添加了日本传统园林的意蕴。这种对比的造园手法,直接反映出了自然与人工秩序之间的相似性和对比性。彼得·沃克运用极简主义的造园方法,配之日本传统园林要素,如竹子、青苔、卵石铺地等,使庭院充满了宁静的禅意,创造出一个相互之间有着联系的自然系统。这也为彼得·沃克将

7、极简主义与日本传统园林艺术相结并成为使之成为可能而提供了来源。2.3文化语言符号景观作为表意的符号及载体,向人们传达意义与信息。“景观的语言符号是以景观中的各种景观元素(如植物、水体、景观小品)为载体,表达一定的意义。”[陈圣浩,景观设计语言符号理论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在日本京都高科技中心的设计中,彼得·沃克注意到了文化的问题。他根据日本特殊的自然地理特征,从中提取一些如竹子、枯山水、石砾等元素,将这些传统材料做成有肌理的质感,并最终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日本传统特色的景色。7这种结合了日本传统的文化交流符号的简约表达形式,最大程度上拉近了日本人与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