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二数学下册3-3-2《中心对称》教案.pdf

北师大版初二数学下册3-3-2《中心对称》教案.pdf

ID:59737701

大小:82.2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1-13

北师大版初二数学下册3-3-2《中心对称》教案.pdf_第1页
北师大版初二数学下册3-3-2《中心对称》教案.pdf_第2页
北师大版初二数学下册3-3-2《中心对称》教案.pdf_第3页
北师大版初二数学下册3-3-2《中心对称》教案.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初二数学下册3-3-2《中心对称》教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班级八年级科目数学教学时数1课时课题3-3-2中心对称图形知识认知要求1.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2.通过“问题串”的提出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配以教师的点评从而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含义。。能力训练要求1.激励学生用运动的观点研究问题。教学目标2.形成学生态度上的严密性及严谨性,。和要求3.学生自主归纳、提炼形成概念及性质,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不断提升、拓展这种能力。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帮助学生构建朴素的“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三环节”思维平台。2.提示学生“知

2、识来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必然之路,进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教学难点一个中心对称图形的判别,寻找对称中心并合理应用教学方法探究、讨论式教学法教具多媒体、扑克、纸片、尺规板书板3-3-2中心对称3-3-2中心对称1.复习书2.引入探究设3.归纳提炼4.小结、拓展计5.作业(备用)本节内容难点有两处:其一中心对称图形中渗透了旋转变换思想,学生已习惯“静态”图形,对于运动中的变化有所困惑且不适应;二是“关于点的中心对称”的不断干扰。因而,在本节课的

3、教学中,教师充教学反思分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功能,将“动”于“静”的转化,在图片的旋转和学生的自主探究中慢慢淡化,并逐步适应最终实现掌握。教师总体上试图引导学生,构建一套直面问题、勇于探索、胆大分析解决问题的认知体系。基本实现了预想的教学目标和设计理念。新课教学过程(讲授程序及内容)备注一、复习回顾引入课题。BC'AOA'CB'上图中:ABC和A`B`C`两个图形关于点O对称(中心对称)对称中心:点O作业失误:全等(对应)、对应点(关键点)、虚实线二、分组讨论思考探究。1.在下面两个方格中,分别绘制所拿到

4、的扑克“牌面”及平面旋转180度后的“牌面”通过手工制作,小组讨论下列问题:(1)扑克围绕“谁”旋转?中心(2)牌面图案是否发生改变?Y若改变,请用数字圈出不同区域,并寻找导致改变的原因。图案(3)若不变,尝试用一条直线将整体分割为两个“相同”的部分。(4)所得两部分可否“独立”生存?N<原来>旋转中心=>单(中点)、多(交点)<现在>新课教学过程(讲授程序及内容)备注2.观察并记录投影上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正六边形三组彩色卡片,当卡片绕其中心旋转多少度(不超过平角),新的位置可以与原先完全重合。平行

5、四边形180、正方形90、180、正六边形60、120、180O旋转角度=>1803.还有哪些图形与扑克牌类似------可以实现“自我完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正六边形自己补充:矩形、菱形、圆4.有人用“中心对称图形”一词描述这些现象,你认为:VorX三、归纳提升形成认知。1.独立思索并尝试完成:(1)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Y(2)如何寻找一个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对应点连线的交点(3)通过实践,你能验证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性质?边、角、对角线性质:对边对应相等、对角对应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6、因为旋转后互相重合)2.提炼语言形成自己的认知:(1)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后,前后两个图形完全重合则为。。(概念)(2)对应点的连线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性质)要点:经过对称中心的直线必定平分图形面积(因为直线两侧的图案全等)新课教学过程(讲授程序及内容)备注四、感悟评价初步运用。(1)26个字母中有哪几个是中心对称图形?H、I、N、O、S、X、Z(2)有汉字是中心对称图形吗?中、田、申、目、日、丰五、归纳小结凝练升华这节课你又有哪些收获?(学生口述教师在黑板圈划)(1)知识层面:概念、性质、

7、实例x3(扑克、英、汉)扑克:2、4、10全是7全不是1、3、5、6、8、9方块都是(其它都不是)(2)技能层面:寻找、分析、全等、平分六、拓展延伸综合提升有一块钢板形状如图所示,请用一条直线将其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后有“微课视频”讲解过程七、课后作业课外补充(1)作业:课本P84习题3.6(2)请以给定的图形○○△△(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为基础构件,尽可能多地构思一些有意义的中心对称图形,并附上诙谐的解说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