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曹刿论战练习题.pdf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曹刿论战练习题.pdf

ID:59740019

大小:87.7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1-13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曹刿论战练习题.pdf_第1页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曹刿论战练习题.pdf_第2页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曹刿论战练习题.pdf_第3页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曹刿论战练习题.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曹刿论战练习题.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一、课文知识与理解(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又何间焉()望其旗靡()小惠未徧()下视其辙()遂逐齐师()肉食者鄙()牺牲玉帛()肉食者谋()夫战,勇气也()(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1)齐师伐我(2)齐师败绩(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三)辨别下边的一词多义。1、既克,公问其故2、民弗从也彼竭我盈,故克之战则请从3、曹刿请见4、又何间焉战则请从中间力拉崩倒之声5、其乡人曰6、肉食者谋之公问其故公与之乘望其旗靡登轼而望之(四)指出下列词类活用。1、神

2、弗福也2、公将鼓之(五)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1、牺牲玉帛古义:今义:2、忠之属也古义:今义:3、可以一战古义:今义:4、肉食者鄙古义:今义:5、小大之狱古义:今义:6、虽不能察古义:今义:7、再而衰古义:今义:8、又何间焉古义:今义:9、必以情:古义:今义:(六)翻译句子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七)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

3、么?(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2、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前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3、第二段内容可概括为写长勺之战的概况4、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5、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6、下列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一

4、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7、曹刿的“远谋”具体表现在:8、文中写鲁庄公的“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曹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自己的话概括):(八)文学史常识《曹刿论战》选自左传,这是我国著名的编年体史书,叙述的是春秋时期各国的重要史实,相传为鲁国史官根据鲁国国史《春秋》所编,故文中称齐军攻打鲁国为“_____________”。二、比较阅读(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甲)十年春,齐师

5、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判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王者何贵(乙)齐桓公问管仲①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②,以百姓为天。百姓与③之则安

6、,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选自刘向《说苑》)注释:①管仲:齐桓公的贤相,名夷吾,辅佐桓公成霸业。②君人者:给人民当君主的人。③与:亲附,拥护爱戴。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又何间焉间:____________(2)小惠未徧徧:____________(3)战则请从从:____________(4)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非:____________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A.肉食者谋之B.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C.长跪而谢之曰D.辍耕之垄上3.翻译下列句子。(1

7、)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译文:(2)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译文:4.(甲)(乙)两文段表达了相近的思想观点。请结合文意加以阐述。《曹刿论战》参考答案(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jiànmǐbiànzhésuìbǐbómóufú(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1)(军队)(讨伐,攻打)(2)(大败)(3)(不)(虚报夸大)(4)(诉讼案件)(即使)(明察)(三)辨别下边的一词多义。1、既克,公问其故(原因,缘故)2、民弗从也(服从,听从)彼竭我盈,故克之(所以)战则请从(跟从,跟随)

8、3、曹刿请见(请求)4、又何间焉(参与)战则请从(请允许我)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5、其乡人曰(他的)6、肉食者谋之(这件事)公问其故(他,指曹刿)公与之乘(代曹刿)望其旗靡(他们,指齐军)登轼而望之(代齐军)(四)指出下列词类活用。1、名作动,赐福,保佑)2、名作动,击鼓进军)(五)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1.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2.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3.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能愿动词4.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