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就业态度与成功就业.doc

论就业态度与成功就业.doc

ID:59786923

大小:1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1-24

论就业态度与成功就业.doc_第1页
论就业态度与成功就业.doc_第2页
论就业态度与成功就业.doc_第3页
论就业态度与成功就业.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就业态度与成功就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就业态度与成功就业【摘要】就业态度是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原因和大学生就业态度的主要特点,认真归纳了近年来大学生常见的七种不良就业态度,并提出了端正就业态度举措。【关键词】就业态度;成功就业;有效策略就业态度是指个体对就业及就业问题的看法和行为倾向,它包括:对就业的期望、对职业的评价、职业选择的标准及行为倾向、工作的态度与表现等。就业态度既是个体内在的心理活动,也是外在的行为表现。就业态度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具有一定的社会普遍性。就业态度是

2、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而且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就业能力。在外因和内因等因素已确定后,就业态度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第一能力,它直接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的成功就业。那么,研究大学生的优良就业态度成为新时期就业工作的重要课题。1.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原因1.1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外因外因指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外部条件和因素,它包括国际、国内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就业政策环境、大学毕业生供需关系与矛盾、个人的社会资源、社会的用人理念和人才观念等。1.2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内因内因指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内部条件和因素,它包括个体

3、的就业能力和就业准备。其中就业能力包括专业技能、通用技能、个人素质、就业态度、工作经验等;就业准备包括心理准备、思想准备、知识准备、能力准备、信息准备等。1.3外因和内因的辩证关系外因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客观性。对大学生个体而言,难以改变外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大学生只能认识它、适应它和利用它;而内因却具有主观性,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有效地改变和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并为就业做好准备。外因和内因都会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的成功就业,但对大学生个体而言,起决定作用和主导因素是内因,而不是外因。2.大学生就业态度的主

4、要特点2.1合理的就业态度大学生合理的就业态度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就业的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增强。能通过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适用就业环境。二是基本摒弃了传统就业价值观的束缚,多元化的新的就业价值观代替了单一的传统的就业价值观。传统的就业观念认为“读书即为做官”,“干部”、“公有”观念严重,“工商业”是受到社会歧视的。在许多农村家长的眼中只有四种职业:干部、教师、医生和工人。可如今,大学生已基本摒弃了这些观念,相反,企业家和成功商人受到大学生的特别钟爱和向往,“非公有”制单位也受到大学生的青睐,自主创业

5、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这些就业态度和观念的改变,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和职业发展空间,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2.2不合理的就业态度大学生不合理的就业态度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功利性倾向突出。不可置疑,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功利性倾向也极为严重,经济收入的高低成为大学生职业评价和职业选择的首要因素。功利和急功近利的盛行,导致大学生对薪金与福利等物质因素的过分看重和期望过高,忽视了就业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忽视职业的长远发展。二是矛盾心理严重。当代大学生在职业选择和职业动机上考虑的因素太多,既要考虑职业发展因素,又要考

6、虑经济实惠因素,还要考虑职业的地位、声望以及稳定等诸多因素,矛盾心理突出,目标不清,而任何一种职业都不可能同时满足这些条件,势必造成职业目标不清晰。同时,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缺乏针对性、就业举棋不定、工作心不在焉、跳槽频繁且缺乏规划,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3.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七种常见的就业态度及对策分析3.1对待第一份工作的态度是太看重第一份工作对待第一份工作的态度常表现为大学生把自己理想的职业目标都锁定在第一份工作上,希望工作一步到位,结果找这不如意,找那不如意,容易产生失望、自卑和埋怨心理。现如今

7、,就业形势严峻,就业机制灵活,第一份工作已经不再是终生工作,对于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应届毕业生,若太看重第一份工作,希望工作一步到位,是不现实和不明智的。针对此类毕业生,有以下两点建议:一是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观念,先解决生存问题和学习锻炼问题,再树立职业发展理念和眼光,好好规划职业生涯。二是选择第一份工作时尽可能选择与职业目标相关或者相近的专业,积累职业能力,为实现职业目标打下基础。3.2对待工作地的态度是太看重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对待的工作地的态度常表现为许多大学生在选择工作地时,目光锁定在大城市和沿海地

8、区,宁愿做都市的“飘族”和“蚁族”,愿意“窝居”在大城市,也不愿去二、三线城市,更不用说去广大的农村了。针对这类毕业生的选择,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议:一是从就业难易看。大都市和沿海地区人才济济,竞争激烈,不利于顺利就业,相反,中国的二、三线城市、中国的中西部地区、中国的广大农村需要人才,就业容易。二是从生活压力看。大都市和沿海地区虽然待遇好一点,但生活成本高,尤其是购房压力大;三是要用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