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靶x线技术联合ct扫描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价值

钼靶x线技术联合ct扫描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价值

ID:5981208

大小:3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30

钼靶x线技术联合ct扫描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价值_第1页
钼靶x线技术联合ct扫描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价值_第2页
钼靶x线技术联合ct扫描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价值_第3页
钼靶x线技术联合ct扫描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价值_第4页
钼靶x线技术联合ct扫描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钼靶x线技术联合ct扫描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钼靶X线技术联合CT扫描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钼靶X线技术联合CT扫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5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钼靶X线、CT扫描检查,对比术前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学结果。结果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47例,与病理学诊断符合率为83.9%。钼靶X线特点,星芒状边缘的肿块阴影41例,乳腺结构紊乱、浸润阴影11例,肿块内有钙化47例;伴有导管增粗5例,异常血管阴影9例,厚皮症8例,乳头内陷2例,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6例。CT扫描诊

2、断乳腺癌52例,与病理学诊断符合率为92.8%。CT扫描主要表现为高密度肿块阴影,边缘毛刺,肿块伴沙粒状钙化44例,肿块不伴有钙化12例;肿块与皮肤或深层肌肉粘连,厚皮症8例,乳头内陷2例,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11例,5例增强扫描,病灶CT值明显升高。两种方法联合检查准确率为98.2%。结论钼靶X线技术联合CT扫描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钼靶X线;CT扫描;乳腺癌;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3)12(b)-0100-037乳腺癌是女性常

3、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如何早期诊治乳腺癌是临床医务工作者研究的新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重视乳腺癌的早期检查、诊断及系统治疗,开展普及筛查工作[1]。乳腺钼靶X线联合CT扫描技术的应用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1]。本文探讨钼靶X线技术联合CT扫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5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系本院住院手术、经病理学证实的女性患者,年龄26~67岁,平均46岁;左侧乳腺

4、34例,右侧乳腺22例;肿块大小以3~4cm最为常见,最小肿块0.5cm×0.3cm,最大肿块8cm×1.5cm;伴厚皮症8例,乳头内陷2例;术后病理示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13例。1.2检查方法1.2.1钼靶X线检查所有患者均采用Lorad全数字化乳腺钼靶机拍摄患侧乳腺上、下轴位和内、外斜位片,必要时加肿块局部加压放大片或切线位投照。检查观察乳腺病灶大小、数目、形态、边界、有无钙化(包括钙化大小、数目、形态和分布),有无异常血管和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71.2.2CT扫描检查所有患者均采用美国GE公司CT扫描仪进行胸部扫

5、描,必要时行增强扫描或病灶局部扫描,扫描范围自腋窝顶部至乳房下缘。观察乳腺病灶与钼靶X线检查内容基本一致。1.3诊断标准1.3.1钼靶X线诊断标准具有2项直接征象或1项直接征象兼具2项间接征象即可诊断为乳腺癌。直接征象:①肿块阴影;②边缘毛刺或牛角状改变;③结构紊乱,局限致密浸润;④微小钙化灶。间接征象:①肿块周围粗大血管影;②乳头内陷;③肿块周围乳腺结构紊乱;④局部皮肤增厚;⑤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1.3.2CT扫描诊断标准以边缘毛刺的肿块阴影伴有钙化或不伴钙化等作为诊断标准。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715.0

6、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5枚/cm2,本组有5例;②密集无法计数的微小钙化或大小不等的钙化,以微小钙化为主且密集分布于某一区域,本组有12例;③小线虫状、泥沙或针尖状、线样或分支状钙化,本组有13例;④病变区内及其附近同时发现钙化,或仅在病变区边缘发现钙化,本组有10例;⑤沿乳导管方向密集分布的钙化,本组有7例。钼靶X线摄影能显示乳腺内恶性肿瘤组织变性坏死和钙盐沉着所致的微小钙化灶,形态泥沙或砂粒样,具有其他影像学检查不具备的优势,且能发现乳腺结构紊乱,其主要由于癌症组织浸润和结缔组织

7、增生导致乳腺实质结构的扭曲、变形所致。癌症细胞代谢旺盛,血流丰富,钼靶可见乳腺内血运增加,若淋巴管被癌细胞阻塞可引起皮肤增厚和乳头内陷。2.1.3乳腺结构紊乱、浸润阴影乳腺结构紊乱及浸润阴影有11例,占所有患者的19.6%。2.2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主要间接征象①异常血管阴影:本组有9例,占所有患者的16.1%,主要表现为血管增多、增粗、变形,行曲、排列紊乱;②乳头凹陷:本组有2例,占所有患者的3.6%,主要表现为乳晕水肿增厚、乳头回缩变形、乳头与癌块之间可形成带状征;③导管增粗:本组有5例,占所有患者的8.9%,主

8、要表现为乳头下有1或数支乳导管阴影增密、增粗,边缘粗糙,并指向癌病灶方向;④厚皮症:本组有8例,占所有患者的14.3%,主要表现为早期见皮下脂肪轮廓模糊及消失,悬吊韧带增厚,逐渐出现皮肤增厚,可达3mm;⑤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本组有6例,占所有患者的10.7%。  2.3所有患者CT扫描的结果7所有患者CT扫描主要表现为高密度肿块阴影,边缘毛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