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及其功能》PPT课件.ppt

《班级及其功能》PPT课件.ppt

ID:59840156

大小:249.8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11-24

《班级及其功能》PPT课件.ppt_第1页
《班级及其功能》PPT课件.ppt_第2页
《班级及其功能》PPT课件.ppt_第3页
《班级及其功能》PPT课件.ppt_第4页
《班级及其功能》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班级及其功能》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课程名称: 学生指导与班级管理第一章班级与班主任角色第一节班级及其功能思考问题:1、什么是班级?什么时候开始有班级?2、我国什么时候开始有班级?什么时候开始有班主任?是不是有了班级就有班主任?班级产生于欧洲中世纪末期。按年龄划分的班级始于十五六世纪欧洲。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伊拉斯谟。我国班级始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班主任”最早在解放区使用:1942年绥德专署编制《小学训导纲要》一、班级的含义1、班级的概念:指按照一定年龄、学业程度、师生比例所分编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学生群体,是学校进行教育、教

2、学工作的基本单位。2、分类:3、班级的组织构成要素:单式班级和复式班级组织目标、机构体系、制度规范。4、班级的特征: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5、有效发挥班级育人功能的要求:(1)要充分考虑班级作为社会群体的诸种外在因素。(2)要充分考虑班级作为社会组织的内部因素。二、班级的特点1、自功能性。思考问题:(1)如何理解班级的自功能性?(2)班级的本体功能是什么?班级作为社会组织,其功能是自我指向性的-----即指向班级本身(学生本身)。其主要职能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合作、生活、做人;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3、班级的本体功能是学生学习“成长。包括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强健体魄、健全人格、养成个性等。例如:“糖果厂”作为一个组织,它的功能是_________,而不是生产_________。它的功能是指向组织之外的。它的存在,不是为了工人的成长的,它需要的是已经成长起来的人。而班级不同,它的存在就是为了促进班级内的学生的发展、成长。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学会做人等。从来不是招收已经发展好了的人。所以它的功能是指向组织之内,具有自功能性。学习“成长”是班级的直接目的。“功能指向组织之外”与“功能自我指向

4、性”有什么不同?生产糖果糖果厂指的是一方面班级要体现学生作为组织成员的主体性特征,让他们成为班级的主人; 另一方面又要发挥教师作为教育者、组织者、指导者的积极作用。2、半自治性。(1)什么是“半自治性”?课堂练习:请用班级管理理论分析【案例1-1】中班主任的管理行为?1、案例中班主任充分相信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理性能力,让学生从自身的需要出发,根据老师提出的“组合条件”自行商量调换座位的事情,让学生学会了“自治”。2、学生调换座位,须“向老师通报,方可执行”。在指导过程中,班主任既关注座位调换是否真正

5、出于自愿、利于学习,更关注座位调换后实际的教育效果,尤其是不能因调换座位而损害同学之间的友谊。这种行之有效的做法,体现了班级的半自治性特点。又体现了班级自功能性的特点:让学生在调换座位的“自治”过程中学会协调、学会人际交往、学会帮助人、变得更理智、更开阔。讨论:学生自愿调换座位这种管理方式会不会存在隐患?隐患:这种管理方式需要学生更多的自主意识和理性能力;好座位不多;容易使学生产生更多矛盾:例如都想跟同一个同学坐,或都想坐同一个位置,不肯相让;四厢情愿有时是假的,让座位是否出于自愿,有时很难判断;

6、出现欺负行为,恃强凌弱等等。思考问题:案例1-1中,这个权力我没有下放给班干部。“这个权力”指的是什么?为什么班主任没有把“这个权力”下放给班干部?3、可塑性。(1)具有可塑性的原因:班级是一种动态的发展性组织,会随着学生的发展而变化。(2)可塑性的表现:一是班级组织的可塑性;二是班级中同伴关系的可塑性;三是班级成员个体的可塑性。三、班级的功能在演进历程上,班级功能的演变,大体经历着由突出知识教学的功能,到注重知识教学与保护健康、健全人格、发展个性并举的转变。班级的几种基本功能1、归属功能(1)概

7、念:指班级作为社会组织对学生的归属需要的满足作用。对学生的归属需要的满足,是班级作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功能。(2)归属功能的心理原因:人的归属需要心理倾向。家庭是儿童的首属群体,班级是他们的次属群体。(3)班级作为次属群体的特征:同龄性、群体性、自主性、平等性(4)班级归属功能的意义:让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中有机会得到本班其他成员的尊重、认可和接纳。在班级生活中,如果学生的归属需要得不到满足,便可能直接导致他们的学业不良或品行不良。2、社会化功能(1)概念: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

8、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班级是一个社会化机构。(2)班级社会化功能的实现:在班级课堂内外正式、非正式的交往和互动中,借助课程、组织制度、群体氛围等实现。(3)班级社会化的主要内容:第一,传递一定社会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第二,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第三,促进学生习得各种社会规范、行为准则,养成良好的品行和行为习惯,培养适应社会环境和群体生活的能力;第四,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意识,增进他们的群体意识和亲社会情感。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