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滞涨风险浅谈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滞涨风险浅谈

ID:5985398

大小:3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30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滞涨风险浅谈_第1页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滞涨风险浅谈_第2页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滞涨风险浅谈_第3页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滞涨风险浅谈_第4页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滞涨风险浅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滞涨风险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滞涨风险浅谈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入,中央提出了以城镇化为主题的新的发展思路,在此背景下,如何应对由此可能产生的滞胀风险,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本文从滞涨的含义入手,分析了在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滞涨因素,及应对思路。【关键词】滞涨城镇化风险近期,中央领导多次强调城镇化的问题,城镇化势必带来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的重要转变。城镇化即将成为拉动内需、促进改革、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城镇化发展的思路必然影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从而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再此过程中,如何规避滞胀风险,值得深思。一、滞涨

2、的含义及美国的滞涨启示滞涨曾经在多个国家发生过,并给很多国家带来了严重的损失,那么究竟什么是滞涨?其他国家的滞涨经历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将会面临哪些滞涨风险呢?首先让我们让了解什么是滞涨。1、滞涨的含义9滞胀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滞”是指经济增长停滞,“胀”是指通货膨胀。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通俗的说就是指生产下降和失业率提高,物价不但没有下跌反而普遍大幅度上涨,成为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并存的独特经济现象。在大部分经济体系中,通货膨胀或多或少总是存在,经济停

3、滞和经济增速放缓通常也很难区分。因此,对于滞胀的界定,比较可行的方法有两种:长度法和程度法。长度法指通货膨胀持续上升1年以上,同期经济增速连续下降或停滞。长度法强调的是经济增速和价格水平两者的组合对菲利普曲线的偏离,重点在于通胀水平和持续时间。程度法指通货膨胀跳升至周期均衡值上方,同时经济增速回落到潜在产能以下。经济潜在增长率的确定很难达成一致意见,比较常用的方法也是用周期均衡值或相对应失业率来代替。2、美国的滞涨启示滞涨的现象曾经在很多国家出现,尤其以美国70年到82年间的滞涨最为典型。出现了大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股市连续下跌、经济增长停滞的现象。9(1)

4、美国的滞涨原因。首先,流动性泛滥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滞涨时期,往往伴随着大量的流动性,通常表现在M2的增速高于实际GDP增长。其次,总需求出现不足。战争对美国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刺激正逐渐消失。比如五六十年代美国工业高涨,得益于世界大战积累起来的被抑制的对固定资产、住宅建筑、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以及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刺激。这些因素在70年代以后已经逐步消失。并且由于战争而带来的大量投资出现了过剩的局面。供需失衡也是导致滞涨的主要原因。再次,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是此轮滞涨的重要原因。70年代,正是中东世界的“石油危机”,催化并加剧了西方世界的滞涨。(2)美国走出滞

5、涨的策略。在此期间,美国政府一直尝试解决滞涨问题,一直收效甚微,直至里根政府采用稳定货币供应量、减轻税赋、缩减开支、减少政府干预的四项措施,才止住了滞涨的继续。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曼指出的“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可见通货膨胀与货币的超发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美国政府的控制货币量供应可以说找到了抑制通胀的关键点。事实证明稳定货币供应量和减少政府干预是最为有效的两条措施。同时,给企业有利税收政策,增加企业现金流量,使得企业手中的现金流量增加,对刺激传统产业更新设备起了很大作用。经过里根政府的持续努力,美国终于在1983年迎来了新的经济增长高峰,一举

6、摆脱了持续长期困扰美国的滞涨状态。9(3)美国滞涨带给我们的启示。实行稳定的货币供应量政策和减少政府干预是解决美国滞涨的关键措施。给予企业一定的税收政策保证企业的收入,是解决美国解决滞涨问题的重要因素。此外,国际石油价格的稳定也为滞涨的解决创造了条件。二、我国经济的滞涨表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也曾经出现了滞涨现场,在2008年随着4万亿的投资不断落实,曾经出现了消费和服务费用持续上涨的情况。例如,在2007年1月到2008年5月期间曾经出现CPI连续16个月上涨。虽2008年六七月有所回落,但是仍然分别在7.7%、7.1%的高位。上涨幅度,从2007年8月底已经

7、连续11个月在6%以上。在2008年一季度更是达到了8%。同时,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也居高不下,从2007年10月份的3.2%持续攀升到了2008年7月的10%。失业人口数量有所增加。2008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失业率为4.0%。但是这个数字不能够客观地反映我国的失业率,因为这仅仅是登记在册的失业人数,没有正式登记的就没有算在失业的范围之内,根据报道,仅2008年上半年就有上万家企业出现了亏损,也有很多企业面临转型,从而也会造成一部分结构性失业。持续增长的CPI和增加的失业率使我国一度出现滞涨现象,直至2009年2月,伴随着CPI的回落,才大大减少了我国

8、滞涨风险。三、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滞胀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