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归纳逻辑.说课材料.ppt

逻辑学-归纳逻辑.说课材料.ppt

ID:59929079

大小:97.0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20-11-28

逻辑学-归纳逻辑.说课材料.ppt_第1页
逻辑学-归纳逻辑.说课材料.ppt_第2页
逻辑学-归纳逻辑.说课材料.ppt_第3页
逻辑学-归纳逻辑.说课材料.ppt_第4页
逻辑学-归纳逻辑.说课材料.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逻辑学-归纳逻辑.说课材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逻辑学-归纳逻辑.第二节回溯推理一、什么是回溯推理1、定义:回溯推理是从结果出发推测该结果发生的原因或条件的非演绎推理。2、结构:(1)观察到的待解释的现象(灯灭了)(2)把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可能的原因作为结论(保险丝断了)(3)结论蕴涵所观察到的现象,其中所体现的一般规律或常识(如果保险丝断了,则灯会灭。)第二节回溯推理回溯推理的形式是q,①如果p,则q,②所以,p。③①推理依据的前提——已知现象;②通常被省略的前提——相对于推理者为真的一般性知识;③推理得出的结论——该现象的原因或条件。第二节回溯推理二、运用回溯推理时应注意的问题回溯推理的结论是可

2、错的。为了提高结论可靠性程度,推理者应当尽量积累与研究现象相关的因果联系的知识,从而尽可能地推测出引起该现象的各种原因,再经过逐个检验、试错、修正各种假设,从而找到导致该现象发生的准确原因。另外要注意:(一)猜测的结论和待解释的现象之间要有逻辑相关性;(二)猜测的结论应是可经检验的。第三节归纳推理一、什么是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以个别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它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完全归纳推理除外)具有或然性。第三节归纳推理二、完全归纳推理1、定义:完全归纳推理是从一类事物对象中每一个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知识,推出该类对象

3、全体都具有(或不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第三节归纳推理如:锐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钝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是三角形的全部,————————————————————所以,所有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第三节归纳推理2、逻辑结构式S1是(不是)PS2是(不是)PS3是(不是)P……Sn是(不是)P(S1、S2、S3……Sn是S类的全部对象)——————————————————所以,所有的S是(不是)P第三节归纳推理3、完全归纳推理的性质由于完全归纳推理列举了一类事物

4、的全部,所以它的结论没有超出前提的范围,因此,它的结论具有必然性。从它的这个性质看,现代逻辑学认为完全归纳推理不属于归纳推理范围,属于演绎推理的范围。第三节归纳推理三、不完全归纳推理(简单枚举归纳推理)1、定义:是由一类事物对象中部分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知识,推出该类对象全体都具有(或不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第三节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是一种最直接的经验归纳,直观性最强。中国古代的许多民言俗语基本上都是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结果。例如:瑞雪兆丰年;月晕风,础润雨;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月高风黑夜,杀人放火天。第

5、三节归纳推理2、逻辑结构式S1是(不是)PS2是(不是)PS3是(不是)P……Sn是(不是)P(S1、S2、S3……Sn是S类的部分对象)——————————————————所以,所有的S是(不是)P第三节归纳推理3、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性质由于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结论超出了前提的范围,因此,它的结论只具有或然性,具有猜测的性质。如:天下乌鸦一般黑;1957年日本有个养蜂的农民在乌鸦窝里抓到了一只全身羽毛以及脚和嘴都是雪白的乌鸦.常见错误:轻率概括第四节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一、求同法(契合法)1.基本内容如果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只有一种情况是共

6、同的,那么,可断定这种共同的情况与被研究现象有因果联系。特点:异中求同第四节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例1:俗话说,说话听声,锣鼓听音。经观察,各种物体的发声现象都伴有物体上空气的振动。因此,可以断定,物体上空气的振动是发声的原因。第四节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2.求同法的形式结构场合先行情况被研究现象(1)A、B、Ca(2)A、D、Ea(3)A、F、Ga…………………………————————————————所以,A与a有因果联系。第四节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二、求异法(差异法)1.基本内容比较被研究现象出现的场合和不出现的场合,如果其他情况相同,只有一种情

7、况不同,也就是说,它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场合存在,在被研究现象不出现的场合不存在,那么,这种情况就与被研究现象之间有因果联系。求异法的特点:“同中求异”,被广泛地运用于科学实验。由于通过这种方法所得到的结论比较可靠,因此,常常被用来证明或验证用求同法所得到的推测和假定。第四节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例如:意大利的一位科学家进行了一项实验,在四个广口瓶中,放进肉和鱼,然后盖上盖子,或蒙上纱布,苍蝇进不去,结果一个蛆都没有产生。在另外四个广口瓶中放进同样的东西,敞开瓶口,苍蝇能飞进去产卵,结果肉和鱼很快就生了蛆。因此,他断定,苍蝇产卵是鱼肉生蛆的原因。第四节

8、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2.求异法的形式结构场合先行情况被研究现象(1)A、B、Ca(2)—、B、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