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老子_中的_道_与_德_

_老子_中的_道_与_德_

ID:5997703

大小:567.4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30

_老子_中的_道_与_德__第1页
_老子_中的_道_与_德__第2页
_老子_中的_道_与_德__第3页
_老子_中的_道_与_德__第4页
_老子_中的_道_与_德__第5页
资源描述:

《_老子_中的_道_与_德_》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右江民族师专学报,88第卷第期∃%&∋()∗%+,%&∃−)(./0)120∋3567(68!!∀年#月1%∗∗0.0+%∋()/4%()∗4/403∃9:;!!∀“”“”《老子》中的道与德韩晖,,=,。,在悠久灿烂的中国文化史上《老子》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无疑是一部非常受人青睐的奇书。=,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它摆脱天地之始有,=,。,了殷周以降宗教观念的束缚不仅第一次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激此二者同出而,。,建立起系统完整的宇宙本体论的哲学体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系而且对人生和政治等问题也进行了深之门这里提出了

2、有关道的三个问。8,历代众说纷题=“道”“名”、“常”与“可”、“无”“邃的探索关于其成书年代和与有,6,,,纭从现在学术界争鸣的情况看成书于这三个问题是全书的关键所在亦是研究。,“”,。先秦时期是无可置疑的考之先秦古籍其道的关梁不可不明<<“”“”。《老子》书在战国时代盖有两种传本一种首先看第一个问题道和名《周是《老子》在前,,·<“,《德经》在后一种是易系辞》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前者即今天者谓之器道是无形可见的器是有形,,。,,流传的《道德经》为道家传本《庄子》可征的有形可征者可得而名之无形“”、“

3、”,“”,“”,。论道德将道置首位德次其可见者则不可得而为之名不可得而为,。,,。,后实符道家初衷后者乃法家序本《韩之名故日不可道虽不可道然万物不·,,,小至非子解老》把《德经》的解释置于《道离离开了它大至宇宙芥物都无,。,“,。”经》的解释之前实为阐法家之旨无论以产生故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周易《道德经》还是《德道经》都反映出《老系辞》“”“”。“,,,子》书中的中心问题是道与德观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老子》书《道经》部分多属宇宙论和本四象生八卦《老子》书中的道盖受体论,,的范畴《德经》部分则多属

4、人生论和《易》象的启发感悟而得叙述上亦颇有相。“”“”,。“”“”,“”政治论的范畴道家重道甚于德以类之处道与名就其关系说来名不“”“”,“”,尽,,德从道认为人生与政治等体有的范离道管事物万殊称谓各异然都,“”“”。“‘畴应效法于宇宙本体体无的范畴德为各存其道《庄子》中所谓道,’无所不“道”之,“”“”,“”“””,“”、“”、“”、“用道为德之体德与道有在在蛾蚁在饰稗在瓦璧在屎。·。溺”,着同质异构的密切关系>《庄子知北游》是极好的补注后“”“一沙一世,一关于道来禅宗哲学中的界一花一天<“,,”,《道德经》上篇《道经》开首写道道国袖里藏乾

5、坤壶中有日月之说可能也是。受道祖及庄生的启示而为而就名来一≅Α一右江民族师专学报!!∀年,“”“”,“”,“”,“”、“”言道亦是名既称为道非名而言道的明确地将可道可名者归于“”,“”。“”,何Β《老子》书的作者自己也很清楚这一道之下从而把握了常常是《老。点,所以自我<“,子》书认为与“道”同等的概念何谓表白说吾未知其名也强。“”<“”,字之日道,>《道德经》第∀章?然而二常Β《老子》日复命日常>#章?,“”,“”。“”,者毕竟是有别的名相对于实体而言知和日常>∀章?关于复命《老“”,<“,”,道则绝对于宇宙的本源和法则说正如子》说归根日静

6、静日复命>#章?“,,“”“”,“”“”。公孙龙所言的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以归根缘说静以静状复命所。。“”,,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谓根者谓为万物之始端与终端也所”·<“,。非马>《公孙龙子白马论?的命题一以《老子》云谷神不死是谓玄札玄,“”“”。,。,样名与道二者所命属的对象不同不札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过《老子》书这里所以强调道与名的勤>#章?又云夫物芸芸各归其,。”<不同“”根>#章?苏子由《老子翼》释之日是为了说明为名所命属的对象是,,“,。,“道”的产物“道”应该循谓之谷神言其德也谓之玄札言其功属

7、于之一统。。,。“道”而行也”二“玄化之门言万物自是出也天<“”“”。地根,言天地自是生也。”可见,“根”其次看第二个问题常与可《老指的就“”,“”,“”,。子》书中的常字通行本皆作常而是道是夭地万物生存死亡之所何为“”。“”,“”,“”“”。帛书《老子》多作恒常《说文》复命Β复有返与反的意思《周<“”,<“”。·<“,”日下百也专《说文》释下裳也请易复卦》复其见天地之心乎≅邵康节沙青岩“”“,“”。《说文大字典》释常为久也经在一首诗里对夭心一辞曾加以解释,”,。“”,<“,。也庸也实为后起意恒《说文大字道冬至子之半夭心无改稿一阳初动、一。“

8、,,<,。”“,典?<>全恒?古文从月《诗》曰功万物未生时他以一阳初动万物未‘’=<‘’。””“”,。如月之恒《易》恒久也盖帛书为生释夭心这是说观复应达到的境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