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故事:俯身细聆听和谐如琴诗.doc

师德故事:俯身细聆听和谐如琴诗.doc

ID:59987480

大小:8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1-30

师德故事:俯身细聆听和谐如琴诗.doc_第1页
师德故事:俯身细聆听和谐如琴诗.doc_第2页
师德故事:俯身细聆听和谐如琴诗.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师德故事:俯身细聆听和谐如琴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师德故事:俯身细聆听和谐如琴诗撰写人: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师德故事:俯身细聆听和谐如琴诗这节数学课是讲年月日的知识。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收获,我在讲课之前也做了大量相关工作:首先是结合自己平时的积累,然后上网查找资料,丰富自己的储备开阔视野。在课堂上,孩子们听得精精有味,自己也颇为投入.感觉很不错。给孩子们讲完平年闰年的相关知识,就开始介绍平年闰年的判别方法了。我照本宣科地说将年份除以4,然后根据是否能整除来辨别。在接下来的巩固练习中,我给出四个年份让学生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我的预设是,比较快的学生也要五分钟左右才能完成。可是不到

2、一分钟,就有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手。看着那么快举起的手,我有点不高兴的了。心想着这小子只怕是为了偷懒,没用竖式计算,又为了抢先,敷衍地心算一下。这行为可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对老师的劳动不尊重的。我看了他一眼,装作有意无意地说一句:"大家可要养成严谨的习惯哦。在数学学习中光凭猜测是很危险的,没有认真的推导和精确地计算,很容易出错呀。”可是这孩子,听到我的话,不但没有放下手来,反而脸上露出更为迫切的表情。其他孩子都在埋头计算,我用比较严肃的眼神又看了他一眼,他热烈地回望着我,眼中满是迫切。第3页共3页好吧,我就来看看你的对错。让我奇怪的是,他竟然全都做对了。这么快?不可

3、能呀。为了检验他的思维过程,我轻轻地叫他说说自己的判断方法.他说如果不是整百的数,只要把年份的后两位去除以4,看是否能整除。若是整百的数,就去掉年份后面的两个0,再看她能否被4整除。是吗?我头脑飞快地运转着,有道理呀。这可是我从多种渠道收集而来的信息中,都没有的。我震惊了,孩子的思维是多么灵敏而独特呀。可我自己还非常主观地,差点因为那快速举起的小手而批评他的课堂常规了。我为自己的自以为是而自责,更为孩子的思维能力而高兴。于是我迅速调整原来的教学步骤,让这个孩子在课堂上讲自己的思维过程,其他孩子竟然比老师上课还听得认真。记得苏轼有诗曰: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

4、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琴声是指头和琴互相配合地结果,和谐共鸣来自双方的默契。我们的课堂不也这样吗?师生之间的活动不也这样吗?从读师范的时候,就知道一句话:教学相长。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深有体会:教师永远不要粗浅地以为自己什么都懂,而忽视了孩子的思想,固执地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人。孩子的认知敏感和对观察能力甚至胜与成人。在课堂中,我们要俯下身,站在孩子的高度,平等地和他们对话。我们更要善于聆听,聆听不只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态度和修养,是用听觉获取和理解对方所表达的各种信息的能力。课堂本不是教师一相情愿地灌输,而是师生双方知识、态度、激情的碰撞。我

5、们积极地聆听能使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注和尊重,从而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在今天的课堂,孩子们给我上了一课,它将永远鞭策着我,使我更谦虚更诚恳。第3页共3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