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13届高中毕业生五月供题训练语文(三)

湖北省武汉市2013届高中毕业生五月供题训练语文(三)

ID:6006470

大小:26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2-30

湖北省武汉市2013届高中毕业生五月供题训练语文(三)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2013届高中毕业生五月供题训练语文(三)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2013届高中毕业生五月供题训练语文(三)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2013届高中毕业生五月供题训练语文(三)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2013届高中毕业生五月供题训练语文(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2013届高中毕业生五月供题训练语文(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北省武汉市2013届高中毕业生五月供题训练(三)语文试题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5月13日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妍媸   衍生物   掩耳盗铃   偃武修文 B.叶韵   卸包袱   亵渎神灵   挟嫌报复 c.调理   挑大梁   迢迢千里   条分缕析  D.芥蒂   节骨眼   诘责问难   解民例悬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贻误   矫颓俗   规行矩步   砥砺德行 B.凌侮   笙箫曲   星辉

2、斑烂   忸怩不安 C.寒暄   不耐烦   应酬从容   沸反盈天 D.蜷缩   聚居区   备受压榨   骇人听闻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黄河像母语,从大地上流过,   我们的生活,从述说者与倾听者身上同时获得反光。   汉语,是一条流淌在我血管里的黄河,   ,无论词汇还是语法,都构成强刺激。我为黄河写诗,等于在血液里淘金。我努力   一个人与黄河的血缘关系。 A.滋润   然而   奔流而下   开始 B.照亮   因而   一往无前   发现 C.照耀   而     泥沙俱下   发掘 D.滋养   但是   坚定不移   展

3、现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A.武汉地铁作为国内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2号线通车标志着“万里长江第一桥”“万里长江第一隧”之后,再次书写新记录。 B.一颗受到密切追踪的直径为45米的小行星安全飞过地球,它从地球上空划过的最近距离约为2.7万多公里。 C.吉迪村是云南香格里拉松茸产地中心,熟悉的森林对于村民而言,捡拾松茸是一项凭运气的劳动。 D.有毒废水一旦渗入到地下岩层并污染地下水,就很难再变洁净了,因为在地下寻找污染物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进行处理了。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韩愈是司马迁以后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他一生三百多篇不同体

4、裁的文章,都有名篇传世,其散文的语言新颖简洁、鲜明生动,绝少陈词滥调,如“不耻相师”“不拘于时”“小学大遗”等等,完全达到了他所提出的“辞必己出”的要求。 B.一个人力车夫本无责任却主动承担车祸的责任。坐在车上的“我”认为这是“多事”,是“自讨苦吃”,当看到车夫搀扶老女人向巡警分驻所走去时,“我”终于认识到车夫的高大,自己灵魂的渺小。《一件小事》事小却撼人心魄。 c.宝黛初见,宝玉听说黛玉没有玉,立刻狠命摔自己那玉。《红楼梦》中有不少涉及二人这种“不是冤家不聚头”的纠葛,然而“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宝、黛二人,虽不为贾府舆论所容忍,但他们之间的感情却是纯洁的、可爱的。

5、 D.哈姆雷特突遭父死母嫁的打击,一时找不到重振乾坤的办法,于是暂且佯狂,寻机复仇,但他的恋人奥菲利娅却叹息这是一个“明星”的陨落,在举目无亲时,终不堪悲愁而忧极成疯。佯狂最终在复仇决斗中死去,真疯也在落水时而亡。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建筑本是人生   中国的各种建筑,从雄伟的皇宫到简朴的农舍,本是中国人文精神和生命血脉的一部分。本来,村庄、农舍、家庭、个人是一体化的。村庄的布局有一种随遇而安、依势绵延的生命性格,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悠,是中国人一种深层的心理境界。一张古老村庄的地图

6、,就是一幅山水画,是一个由生命、信仰、价值、伦理构成的美妙结构:世代形成的一处处依山傍水的房舍、洒脱的院落、含蓄的小桥、通达的道路……自然而然地点缀其间,聚散依依,一个个家庭人脉与地势、山势、水势融为一体,行云流水、气韵生动。   村庄是一个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命运共同体,家庭祠堂和祖宗牌位,是血缘的纽带,而每家每户的宅院,大多代代相传,附着了多少列祖列宗的身体和精神的气息,已经成为一代一代人生命的一部分了。房子的样式,就是“家”的样式,是“规矩”“修养”的一部分,是“心性”的体现。   中国人的世界观,本不是西方那种“主体一客体”二分结构,中国人是从一个内在的“

7、我”和“心”出发,一层层向外推演,这种“差序格局”(费孝通语),犹如投石水上、一轮轮水波向外延展,以至无穷,所以叫“伦”;所谓“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我”可以无限放大,也可以回归内心,但在这广远和内在之间,有家人、亲族、村落、地方、国家、世界……这就是所谓“修齐治平”的参照系。   普通的农舍,是这一层层由内而外的“伦”的一介物理层次。它不是单纯的一个“器具”,而是对应着、承载着、具体表现着一个人性的“家”。而宅基地,就是这一家人的立足之地,在这种“天、地、人”浑然一体的格局中,人们踏踏实实,知道自己要什么,感觉发自内心,

8、而不是道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