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ato(vk-g06)的应用—徐玉芝

纳米ato(vk-g06)的应用—徐玉芝

ID:6008671

大小:26.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17-12-30

纳米ato(vk-g06)的应用—徐玉芝_第1页
资源描述:

《纳米ato(vk-g06)的应用—徐玉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纳米ATO(VK-G06)的应用在涂层材料中的应用纳米ATO粉(VK-G06)作为一种独特的填料,兼具高的透明性和导电性,在显示涂层材料、导电抗静电涂料、透明隔热涂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光电器件显示涂层材料中,ATO材料具有防静电、防眩目与防辐射功能,最早用作显示器电磁屏蔽涂层材料。纳米ATO(VK-G06)涂层材料具有较好的浅色透明性、良好的导电性、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应用于显示设备是ATO材料目前最主要的工业应用领域之一。电致变色设备(如显示器或者智能窗)是当前纳米ATO在显示领域应用的重要方面。在导电、抗静电涂料中的应用20世纪50年代,日本就开发并生

2、产银系和碳系导电粉末为主的导电涂料;80年代,开发出镍系和铜系导电涂料,后来又成功研制出高防腐性能的鳞片状导电涂料;在20世纪90年代研制出以金属氧化物为导电粉末的浅色及白色导电涂料,如将ATO纳米粉体用于提高聚乙酸乙烯酯、明胶、丙烯酸酯以及聚氨酯和聚酯等涂料的导电性能。以ATO纳米粒子和聚合物树脂为原料,通过共混制备得纳米ATO复合物水性分散体导电涂料。涂料的导电性能是由于ATO颗粒在涂膜形成过程中:(1)粒子分隔开,是绝缘体或只具有微弱导电能力;(2)粒子间距缩小,部分粒子接触;(3)粒子间彼此基本己呈电性接触,但还有极薄的树脂膜,电阻式通路比重增大;(4

3、)粒子间完全呈物理接触。因此,粒子的尺寸效应、团聚、渗滤阈值等对复合涂料的导电性能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纳米导电粒子的差异性增大,导电粒子聚集到乳胶空隙提高、渗滤阈值降低;(2)分散状态的导电粒子降低渗滤阈值;(3)高纵横比的导电粒子比球形粒子更容易形成相互连接的网络结构。在透明隔热涂料中的应用目前,有关透明隔热纳米涂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日、韩等国家。NanophaseTechnologiesCorporation将半导体纳米材料(ITO、ATO(VK-G06)、ZnO、Al2O3、TiO2)应用于涂料,制得具有隔热、耐磨、紫外屏蔽和隔绝红外线

4、等多功能性纳米涂料。Nishida等研制的抗反射膜(antireflectionfilm)主要采用高反射指数无机材料,如纳米ZrO、TiO2、NbO、ITO、ATO(VK-G06)、SbO2、In2O3、SnO2和ZnO等为功能材料,以聚甲基丙稀酸甲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氨酯等为成膜物质,制备得到可见光透过率在85%以上的透明隔热涂料。Kaneko等、Takizawa等以纳米粉体锑酸锌、SnO2、ITO、ATO(VK-G06)等无机物为功能材料,以丙烯酸、丙烯酸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等树脂为成膜材料,制得性能优异的透明隔热涂料。国外关于纳米透明

5、隔热涂料的研究以专利报道为主,而国内对于纳米透明隔热涂料的研究起步较晚,大学以及科研院所公开了一种透明隔热涂料制备方法:先将10%~60%的固含量为10%~30%的纳米ATO浆料滴加到40%~90%的水性聚氨酯中,并搅拌10~30min,得到合成聚氨酯玻璃隔热涂料。其光学性能分析表明:6mm厚白玻璃涂布后遮阳系数SC小于0.67,且可见光透过率大于63%。用纳米氧化锡锑的水分散体和水性聚氨酯共混,制得了可见光透过率达74.7%、近红外阻隔率达73.2%的透明隔热涂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