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股动脉长段闭塞腔内治疗的技术问题

髂股动脉长段闭塞腔内治疗的技术问题

ID:6012680

大小:4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30

髂股动脉长段闭塞腔内治疗的技术问题_第1页
髂股动脉长段闭塞腔内治疗的技术问题_第2页
资源描述:

《髂股动脉长段闭塞腔内治疗的技术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髂股动脉长段闭塞腔内治疗的技术问题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李晓强一,髂、股动脉长段闭塞的腔内治疗是血管外科的难题:特点:技术困难:病变长,斑块硬、进入内膜下、导管通过及球扩困难,再阻塞率高:远离心脏,压力低,术后易形成血栓流出道差病人全身状况差:合并心脑等病变,易出现并发症。二,技术操作的几个问题入路问题;髂、股浅动脉开口处闭塞:如何进入?对于硬斑块、完全闭塞:如何通过?如何减少进入内膜下的机会?进入内膜下:如何再回到远端真腔?血栓的处理:问题一:入路是由目的和过程决定:目前常用的入路有:对侧股动脉逆行入路,

2、最常用。其次是同侧股动脉切开入路。第三是同侧股动脉顺行穿刺入路,此外还有经上肢入路等1,经对侧股动脉逆行入路:适用于大部分的髂股腘动脉阻塞病例,常用Cobra2导管翻越腹主动脉。当腹主动脉分叉角度过小,腹主动脉下端狭窄,腹主动脉与髂动脉过度迂曲时C2导管很难通过,可以使用Simon1或Omini导管翻越腹主动脉。优缺点:最常用,穿刺方便,操作顺手,操作路途长,对膝下远端的操作,导管长度不够、可控性差,遇到严重硬化斑块,导管通过困难2,直视下股动脉切开入路采用同侧股部小切口,暴露出股动脉优点:控制止血好,可以进行多

3、方向的穿刺、多部位病变的治疗,通过取栓,使长段病变变短,易处理,而且术后不需制动,早期下床,减少并发症缺点:在导管室操作不方便3、同侧股动脉顺行穿刺入路适用于股浅中段以下的病变,优点:操作距离短,导管容易控制;通过阻塞部位时,力度好掌握;导管长度不受限制,可以到达最远端,成功率高。存在问题:导管易进入股深:40%,如何避免?A,外展外旋:股浅位于股深外侧,B,进针后造影,C,高位进针:韧带上方,根据股浅部位方向调整导丝问题二:髂、股浅动脉开口处闭塞,如何进入?1,斜位观察:只是假象:正位看,开口处阻塞,如果做个斜

4、位?DSA:左或右前斜20-30度,即可以看到残端,原因:解剖因素,术前CTA,MRA:多角度观察有无残端,如有根据其角度选择造影。2,观察髂、股动脉钙化斑块的走向,可以提示血管位置3,多角度看不到残端,也无动脉钙化斑块的影象,而开口处阻塞,如何进入(1),与对侧比较,观察对侧开口位置(2),导管顶住股浅开口处,耐心用直头滑导丝探行,手推造影问题三:对于硬斑块所致的完全闭塞:如何通过?1,直接穿入法:单弯或直管+直头软滑导丝1,捻钻法:导管顶在闭塞部位,旋转导丝前进2,内膜下通过问题四:进入内膜下:如何再回到远端

5、真腔?1,J头导丝成袢轻轻向前推。2球囊放在拟出口部位轻轻扩张。3,溶栓导管溶栓问题五:如何减少进入内膜下?1,股浅动脉等直行管道,采用直头软滑导丝或单弯或直管结合直头导丝通过病变段。2,顺血流方向进导丝、导管:尤其对于髂动脉的完全闭塞,笔者发现同侧逆行向上通过病变时,易进入内膜下,而从对侧经腹主动脉向下,反而容易通过。3、球扩后再造影以往的方法:球扩后进导管、撤导丝、再造影,造影后再进导丝、导管,此时导丝易进入夹层而使治疗失败。我们的经验是采用.018导丝带5F导管造影,导管末端接Y阀,或通过鞘带导丝造影,整个

6、治疗过程中导丝不要撤出!!问题六:长段闭塞:导丝通过,导管跟不进1,换用更细导管,4F2,Crossover鞘(翻山鞘)的应用,增加导管支撑力3,0.014或.018导丝通过后,2mm或3mm球囊预扩张问题七、动脉硬化继发血栓的处理1,原因:原来存在,操作中产生,术前抗血小板不够,术中抗凝不足2,处理:(1),手术取栓:有效,麻烦(2),先导管溶栓,再腔内,垃圾脚?(3),支架压住:陈旧(4),导管抽吸:新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