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文言虚词课件资料.ppt

高考复习文言虚词课件资料.ppt

ID:60130863

大小:1.59 MB

页数:41页

时间:2020-12-03

高考复习文言虚词课件资料.ppt_第1页
高考复习文言虚词课件资料.ppt_第2页
高考复习文言虚词课件资料.ppt_第3页
高考复习文言虚词课件资料.ppt_第4页
高考复习文言虚词课件资料.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文言虚词课件资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复习文言虚词课件其若焉,何所为,而且于因乃则,之乎者也与。诵读口诀:词的分类实词:意义比较具体的词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的作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拟声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介词一、文言虚词概说与文言实词相比较,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1)用法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2)使用频繁: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3)用法多样:虚词与实词组合、连接、辅助而组成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4)变化丰富:汉语

2、的发展历史中,变化多种多样。二、文言虚词学习要点:1.。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请分析划线汉字的意思。前一个“为”是介词,义为“替”、“给”.后一个“为”是动词,义为“作出”、“制定”.1.分清虚实2.辨明用法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代词代上文的“

3、君子”副词相当于“难道”,加强反诘语气介词的语法特征是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总要构成介词短语或者介词结构作状语。(少数还可以构成介词短语作补语)当堂演练: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介词。送我按照要求在晚上用车子把行李给他到车站。方式时间工具受事对象地点(一)介词介词:依附于实词或名词性短语共同构成“介词短语”,整体修饰或补充谓语性词语,表明跟动作、性状有关的时间、处所、方式、原因、目的、施事、受事、对象等。介词结构修饰动词,通常有以下功能(1)表示动作的时间:“以八月十三斩于市。”(2)表示动作的地点:“余自齐安舟行临

4、汝。”(3)表示动作的对象:“今以钟磬置水。(处置对象)“苛政猛于虎。”(比较对象)(4)表示动作的工具:“常以身翼蔽沛公。”“愿以十五城请易碧。”(5)表示动作的原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表示动作的依据、条件:”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7)表示被动状态:“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译为:在,于,从。译为:从。译为:把译为:比译为:拿,用,凭着。译为:凭借,靠。译为:被。译为:由于,因为课内介词检验过关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2、较秦之所得,与战

5、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5、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6、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7、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1、介词。和,跟,同。2、比,和……比较。3、第一个于:在,从,到;第二个于:比。4、【见……于】表示被动。“被”。7、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5、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6、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

6、为。二、副词(1)副词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文言副词程度副词时间副词范围副词频度副词语气副词谦敬副词情态副词否定副词(2)、文言副词的类型(3)副词的语法特点渔人甚异之。奉之弥繁,侵之愈急。1、置于动词、形容词之前,作状语。王之好乐甚。2、置于形容词、动词之后,作状语或补语。程度副词表示性质、状态或行为动作达到的程度,多用于修饰形容词和心理动词。断头置城中,颜色不少变。夫妻心稍慰。是故圣益圣,愚益愚。侵之弥繁,奉之愈急。离愁渐远渐无穷。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然是说也,余尤

7、疑之。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佛印绝类弥勒。老臣今者殊不欲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①程度轻微:少、稍、略等。可译为“略微”“丝毫”。②加深程度:愈、渐、益、弥、尤、更。可译为“逐渐”“越来越”“更加”“尤其“。③极高程度:最、极、甚、良、绝、太、特、颇、尤。分别译为“最”“很”“太”“非常”“特别”“格外”。范围副词表示行为动作所涉及的范围,或行为动作有关的人物、事物的范围。珍宝尽有之。举世皆醉我独醒。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凡在故老,尤蒙衿育。怨不在大,可畏唯人。独在异乡为异

8、客。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无他,惟手熟尔。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但见悲鸟号古木。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与子共知越国之政。王于兴师,与子偕行。落霞与孤鹜齐飞。枝枝相交通,叶叶相覆盖。①表示总括:悉、皆、咸、俱、举、毕、尽、凡。可译为“全”“都”“完全”。②表示仅限:惟(唯)、特、只、仅、独、直、但、止、徒。可译为“只”“仅仅”“唯独”“独自”。③表示共同:俱、并、齐、相、同、共、偕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