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直肠类癌的内镜诊治疗分析

投稿-直肠类癌的内镜诊治疗分析

ID:6018072

大小:41.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31

投稿-直肠类癌的内镜诊治疗分析_第1页
投稿-直肠类癌的内镜诊治疗分析_第2页
资源描述:

《投稿-直肠类癌的内镜诊治疗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直肠类癌的内镜诊治疗分析蒋上春永州东安县中医院外科425900【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类癌的内镜诊治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15例直肠类癌患者,其中内径0.3~1.0cm12例,内镜1.0~1.5cm3例。予内镜下诊治,并观察病灶腺管开口,病变隆起较明显者行EMR术(7例),病变隆起不明显者行EMRC术(8例),切除后标本送检病理。结果:直肠类癌内镜下多表现为:典型的粘膜下肿物,色黄,质硬,活动度差。14例抬举征阳性,内镜切除术后病理回报:13例标本残端无残留;1例抬举征阳性,内镜切除术后病理回报残端有残留,补做

2、外科手术;1例抬举征阴性,切下标本后,病例的结果为阳性,补做外科手术。本组病例内镜下诊断的准确率为100%,内镜下切除根治率为86.67%。讨论:掌握内镜下直肠类癌的特点有助于提高肉眼的诊断率,≤1.0cm的直肠类癌内镜下切除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关键词】内镜下直肠类癌抬举征直肠类癌(CarcinoidofRectum)是指发生于直肠黏膜内腺体嗜银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1】。直肠类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约占整个胃肠类癌的15%。多呈局限性浸润性成长,其组织学结构像癌。具有潜在的恶性特点,生

3、长缓慢,部分患者可有特征性表现,如:大便形状改变、下腹疼痛、早期便血等。为进一步加强对直肠癌的认识,提高检出率,减少误诊,所以本文选用内镜下诊治直肠类癌15例,就直肠癌的发病特点,诊断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直肠类癌患者15例,均符合要求。15例均属于单发,无多发者。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30~67岁,平均年龄48.5岁。病变0.3~1.0cm例;1.0~1.5cm例,临床表现为大便形状改变者5例,下腹疼痛2例、早期便血3例,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粘膜染色放大内镜检病变来源、大小以及性质

4、,同时选择治疗手段。本组病例均未出现类癌综合征表现。1.2治疗方法直肠镜下找到病变,黏膜表面染色,放大内镜观察,明确其与正常粘膜的交界。病变边缘标记点外侧多点粘膜下层注射1:10000肾上腺素、亚甲蓝、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溶液【2】,观察抬举征阳性,多点注射至病灶明显抬起。2镜下表现结果镜下观察:典型的类癌细胞较小,呈多边形、卵圆形或柱形,胞浆中等量。特征表现为呈微黄色粘膜下结节状隆起,表面黏膜光滑,直径多数是小于1cm,推之可移动,质地偏硬,界限清楚。染色质分布较均匀,无明显核仁。3临床特点临床表现无明

5、显特征性,大部分人查出直肠类癌无症状,多数为其他肠道病变检查时发现,少数病人会表现为阴部不适、便秘、大便习惯改变、便血等症状。3黏膜切除术(EMR)、黏膜吸引切除术(EMRC)要点及抬举征【3】3.1黏膜切除术(EMR)要点在病变边缘处注射生理盐水或1:10000的肾上腺素,直至将病变黏膜完全形成隆起,且位于隆起的顶端为佳,将全套器完全置于病变粘膜的隆起处,压紧轻抽气,以便于病变粘膜的正常部分一并套入,维持在收紧圈套器时有抵触感最佳,接高频电发生器,可将病变完全剔除。3.2黏膜吸引切除术(EMRC)术要点在病

6、变边缘处注射生理盐水或1:10000的肾上腺素,直至将病变黏膜完全形成隆起,且位于隆起的顶端为佳。不同于EMR术,在内镜前端安装透明帽,可将病变吸入透明帽,维持在收紧圈套器时有抵触感最佳,接高频电发生器,可将病变完全剔除。3.3抬举征在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时,如果病变黏膜可以完全与固有肌层分离,则为抬举征(+),可以采用EMR方法切除病变;如果病变黏膜不能与固有肌层分离,则为抬举征(-),表明肿瘤组织已经浸润至肌层,不能用EMR方法切除病变。4治疗结果本组均一次性切除病灶,发现病变后,经家属同意,行内镜下治疗,

7、应用黏膜切除术(EMR)与黏膜吸引切除术(EMRC),手术时间36~60min,平均52min,均未发生穿孔和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创面可用钛夹完全闭合。首先注射无菌生理盐水或1:10000肾上腺素,判断抬举征是否阳性,病变隆起较明显者行EMR术(7例),病变隆起不明显者行EMRC术(8例),切除后标本送检病理。14例抬举征阳性,内镜切除术后病理回报:13例标本残端无残留;1例抬举征阳性,内镜切除术后病理回报残端有残留,补做外科手术;1例抬举征阴性,切下标本后,病例的结果为阳性,补做外科手术。本组病例内镜下诊断的

8、准确率为100%,内镜下切除根治率为86.67%。本组15例患者原发灶直径大小见表1,EMR与EMRC的根治率见表2.表1本组直肠癌患者原发灶直径大小(cm)直径≤0.5直径0.6~1.0直径1.1~1.5直径1.6~2.0直径>2.0n64113百分数(%)4026.76.76.720表2黏膜切除术(EMR)与黏膜吸引切除术(EMRC)的根治率n标本残端无残留根治率(%)黏膜切除术(EMR)76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