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自我分化因素和其对策探究

影响大学生自我分化因素和其对策探究

ID:6030450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31

影响大学生自我分化因素和其对策探究_第1页
影响大学生自我分化因素和其对策探究_第2页
影响大学生自我分化因素和其对策探究_第3页
影响大学生自我分化因素和其对策探究_第4页
影响大学生自我分化因素和其对策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影响大学生自我分化因素和其对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影响大学生自我分化因素和其对策探究  (上海大学社科学院,上海200444)【摘要】大学生自我分化能力受到内外因素的制约,内部因素主要有分离-个体化、依恋、情感断绝等;外部因素主要是来自于家庭和父母的影响。提高大学生自我分化的能力需要大学生自身处理好情感和理智的关系以及和他人相处时独立性和亲密性的平衡,对于父母来说,需要与孩子保持良好有效的沟通、反思自身自我分化等来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分化的能力。【关键词】大学生自我分化;影响因素;对策一、大学生自我分化“自我分化”来源于Murray7Bowen的家庭系统理论,他从内心层

2、面和人际关系层面来界定自我分化的定义,从内心层面上来说,指的是一个人把自己的理智和情绪区分开的能力,即在某个特定的时刻个体是受理智还是受情绪支配的能力;从人际关系层面来说,指的是个体在与人交往时能同时体验到亲密感与独立性的能力。大学生自我分化的能力影响着其人际交往的情况,也是其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体现。自我分化良好的大学生既能够与父母保持良好的情感连结,又能够独立自主的应对大学生活中来自各方面的问题,他们在与人相处时能够保持一个清晰的自我感,能够处理好“我”的位置,面对压力时也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去迎合他人的期望。相

3、反,自我分化水平较低的大学生,其行为只能依据情绪反应,容易依赖他人,在处理问题时极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缺乏理性的判断。二、影响大学生自我分化因素概述(一)内部因素1.分离-个体化对自我分化的影响。在Mahler的客体关系理论中,阐释个体的成长有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分离-个体化。Mahler的研究发现在缺乏自我与他人之间明确界限或缺乏独立的自我时,个体会感到很容易“融化”、“消失”在别人面前而失去自我,这样模糊的自我认同感源于在幼儿时期没有与母亲建立起良好健康的共生连结有关。2.依恋对自我分化的影响。依恋最早是由JohnB

4、owlby在1969年所提出的,Bowlby以演化的观点观察婴儿与主要照顾者间的互动关系,发现婴儿会主动产生某些行为来获得主要照顾者的注意或照顾,婴儿会借助哭泣、叫喊等依恋行为,让照顾者接近他们并且给予回应与照顾,进而达到生存的目的。并且在这样的双方互动过程中,彼此之间会发展出一种保护信任的关系,使得婴儿与父母形成强烈而持久的情感连结。3.情感断绝对自我分化的影响。情感断绝是人们处理代际之间分化不良的一种方式。代际间的情感密切程度越高,7情感断绝的可能性就越大。为了摆脱和父母过度亲密所造成的压力,一些人选择和父母彻底拉

5、开距离,远远地逃开。这些人错误地将情感断绝理解成情感的成熟,而事实上身体上的独立并不代表情感上的独立和成熟。和父母之间未解决的依恋仍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会因为距离上的分离就使未解决的依恋一笔勾销。情感的断绝使人更为脆弱,可以说越断绝关系的人越容易出现症状。(二)外部因素1.家庭因素对自我分化的影响:多代传承:多代传承的观点认为家庭的情感过程是通过多代传承下来的。它包括从一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主观决定的态度、价值观和信念。多代传承的观点假设上一代表现出的家庭问题对于下一代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因此,如果大学生家庭中父母乃至整个

6、家族的自我分化水平不高,那么他们的自我分化水平也不会很高。2.7家庭投射:Bowen认为自我分化不良的父母,容易将自身的不成熟投射或传递到孩子身上,他将这一过程称之为家庭投射,并认为这种投射会降低孩子的自我分化程度,或间接地伤害孩子的情绪发展,使得孩子成为父母矛盾的牺牲品,父母却由此投射机制而减少焦虑。例如:当父母对孩子的问题产生焦虑时,会变得过度保护,溺爱孩子,而使孩子无法顺利的自我分化,这将对孩子将来的生活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大学生的自我分化能力与其父母的自我分化能力有很大的关系,虽然大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在

7、学校,但其父母对其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3.三角关系:Bowen认为当家庭中父母其中一人因内在或外界的压力,产生忧郁或焦虑情绪时,为了寻求夫妻关系的稳定性,就会将孩子拉进此关系中,形成“父亲-母亲-孩子”的三角关系。但是并非依靠三角关系就能缓解紧张的局势,有时可能会由于过度依赖三角关系来解决问题,从而导致某些家庭成员缺少自我分化,而首当其冲的便是子女,由此可见,有些婚姻出了问题的父母把焦点集中在他们身上来维持婚姻关系,这样的大学生无法很好的成长,来到大学后也很难适应其中的生活。4.核心家庭情感过程:依据Bowen的观点,

8、人们往往会选择与自身分化程度相仿的配偶结婚,并创造出相同特质的家庭。但是核心家庭情绪融合程度越高,焦虑和潜在的不稳定性发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就越有可能倾向于通过冲突、疏离或联合起来对孩子过分关心等方式来解决问题。父母的自我分化水平越低,子女的无助程度就越强烈。还有一种孩子为了获得父母的赞许选择的是对家庭过度的帮助而不是感到无助,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