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传播道德失范现象和对策

新媒体传播道德失范现象和对策

ID:6034439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31

新媒体传播道德失范现象和对策_第1页
新媒体传播道德失范现象和对策_第2页
新媒体传播道德失范现象和对策_第3页
新媒体传播道德失范现象和对策_第4页
新媒体传播道德失范现象和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媒体传播道德失范现象和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媒体传播道德失范现象和对策  【摘要】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媒介传播方式的变化,新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播主体更加多元,传播内容更加广泛,传播效果更加突出。但是由于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受经济利益驱使,导致媒体道德失范现象愈加明显,我们要对新媒体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效果重新定位和思考,并提出措施以达到道德示范目的。【关键词】新媒体道德失范道德示范一、传播主体在社会传播中,传播主体作为信息的发出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或群体。而新媒体的传播主体更加多元化,因为新媒体的参与性高,每个人都可以发布信息,都可以成为传

2、播主体。1、新媒体从业人员8新媒体从业人员主要是编辑和记者,尤其是网络编辑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并且网络编辑的需求量还在不断上升。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2012年年底,我国网站数量达268万个,若以每个网站有5个编辑的数量来计算,就具有1340万人庞大编辑群体。所以网络编辑在新媒体从业人员中的作用不容小觑。新媒体的从业人员与传统媒体有所不同,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相对稳定,组织意识和业务素质较高。而新媒体从业人员的范围较广,有门户网站、传统媒体自办网站的从业人员,也有手机报、电子书、电子期刊的从业人员,还有视听音像方面的从业人员等

3、等,种类多样,相对分散。新媒体从业人员作为传播主体,必须严格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不能违背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2、一般大众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采集发布更加简单和自由,使得一般大众能够参与信息制作,并通过博客、微博、播客、论坛、个人网站等各类平台发布信息。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5.6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1%,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由此可见,一般大众在新媒体传播中也可以作为传播主体,并且数量越

4、来越多,作用越来越明显。二、传播内容1、报道虚假信息8虚假信息是指内容本身不真实,传播者有意报道进行炒作,或者不进行考证使不实信息的传播更加泛滥。在新媒体传播中虚假信息报道严重,特别是网络信息发布平台,信息量大,信息发布相对自由,网络监管滞后,导致大量谣言存在,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例如,2013年全国高考期间,不少关于考生丢失准考证的信息发布在微博中,这类信息有具体的考生姓名、准考证号码、考场位置,使人们看到之后误以为真,疯狂转载,后被证实为虚假信息。2、发布垃圾信息新媒体会有人发布很多垃圾信息,它们无孔不入,并且强制人们接受和观

5、看。人们经常在网站中看到与主题无关的各类垃圾信息,手机中也会收到不少垃圾短息,有时候还必须等到浏览完毕之后才能关闭网页或删除信息。3、传播暴力色情等信息一些新媒体为了提高受众点击率,肆意发布有关暴力、色情、欺诈、犯罪等信息,或者使用暗示性词语让人浮想联翩,其行为低俗恶劣,严重违背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对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不利。这类信息不仅出现在与之相关的网站中,而且出现在各大门户网站的浮动窗口、网络游戏、网络小说、图片等不同形式中。4、引发新闻侵权问题8在传统媒体中,新闻侵权问题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而在新媒体传播中,新闻侵权

6、现象更加突出。新媒体从业人员,尤其是网络编辑每天所做的大部分工作就是转载、摘录其他网站或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如果没有经过允许而将有关内容照搬照抄,将涉及知识产权的侵权问题。这一现象在网络传播中已经非常普遍。①另外,还有一些从业人员对信息不进行核实,对个人隐私不进行保护,都可能引发新闻侵权问题。三、传播效果1、影响新媒体的行业形象大量的虚假信息、垃圾信息遍布在新媒体中,使人们对新媒体的印象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新媒体的行业形象。这不仅是新媒体从业人员自身的问题,而且是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受众都应该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

7、数据显示,中国网民既严重依赖于互联网,但是又对互联网的内容和安全问题严重不信赖。2、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一些不实信息的发布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人们必须在海量信息中挑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在需要的信息中还需要反复证实信息的可信度,这个过程轻则耗费时间和经历,重则引发焦躁、郁闷、不安等负面情绪。另外一些炒作、诽谤、欺诈、犯罪的信息,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甚至社会稳定。3、影响社会价值观新媒体发布的虚假报道,展现的色情暴力信息,宣扬的利益追求,会使社会价值观偏离。一些传播者无视法律和道德,社会责任感缺失,发布有偿新闻,趋从商业主义,崇尚拜金主

8、义,更不利于社会和谐。8四、从道德失范到道德示范1、道德失范的成因新媒体传播的道德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环境的影响。史密斯指出,意识形态就是嵌入机构中的程序——无论表现为自反性和指称性,表现为客观化,表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