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

广东省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

ID:6035523

大小:298.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2-31

广东省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_第1页
广东省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_第2页
广东省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_第3页
广东省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_第4页
广东省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广东省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冯秋娣、王丹、陈悦摘要: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的建立是衡量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成效的主要依据。本文从广东省21个省辖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建设入手,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在各指标权数的确定上,采用的是客观、简单易理解且对原始数据利用率高的变异系数法,最后使用聚类分析,对综合得分进行聚类,结果表明:广东省21个省辖市的生态城市建设可以分为四类:其中广州市、深圳市的生态建设水平较高,这个结果虽然与人们的预期有所不符,但是这却正好验证了广东省政府2008年实施的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关键

2、词: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变异系数法;聚类分析一、引言本文构建的评价系统是围绕着“生态城市”这个概念展开的,因此,在本文的开篇之际有必要对“生态城市”这个概念进行一个比较详细的阐述。 目前人们对于生态城市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的。生态学上,生态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生态学研究的是动植物及其环境间、动物与植物之间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因而在此观点下表述的生态城市,是与自然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譬如,花园城市、文明卫生城市等。 另外一种观点所表述的生态城市,是一个建立在生态学概念之上的生态城市系统,但是又与其存在着很

3、大的差异。此观点所指的的生态城市,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自此以后,不同学者对于生态城市概念众说纷纭。前苏联生态学家杨尼斯基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而中国学者黄光宇教授则认为,生态城市是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14的关系,并应用科学与技术手段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尽管在定义上存在着不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学者们都认为,生态城市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一个协调统一发展的系统。本文采用的便是第二种观点,从经济——社会——生态

4、三个方面着手,构建了广东省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二、国内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研究概况在体系构建原理方面,国内对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研究可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城市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角度出发,通过对城市所涵盖的各个子系统的分析,将生态城市综合评价进行指标分解。最基础的分解方式是将指标体系分为经济生态指标、社会生态指标和自然生态指标等三大指标,这类的分解方式是现在主流的研究方法,也是本文所采用的分解方法。另一类则是基于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分析,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协调度等三方面建立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在数据标准化方面,目前绝大多数研究所使用的的无量纲化处理方

5、法是,将原始数值与某一固定值进行对比,从而获得一个与该固定指标对应的无量纲值。这种处理方法计算原理比较简单,应用较为广泛,此外,标准指数加权综合模型评价方法也有一定的应用。本文使用的方法也正是第一种无量纲化处理方法。在指标权重确定方面,目前大部分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该方法通过对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通过专家咨询、判断矩阵的构建以及相关计算得到二级指标的权重,而对一级指标的权中则采用平均分配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简洁实用性和系统性,但定量数据少,定性数据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主观性,而且涉及对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进行求值,计算较为复杂,其运算的复杂性也一

6、定程度上局限了它的应用范围,虽然现在计算机软件发展迅速,可以借助计算机求解,但是其原理并不会因此而变简单,这会使得该方法的公信度降低。基于以上各点,本文采用的赋权方法是变异系数法。变异系数法提高了原始数据的利用度,消除了专家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变异系数法原理简单,对统计学稍有了解的人都能很好的理解和应用。14三、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广东省已经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期,城市化发展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系列诸如人口密集、用地紧张、住房短缺、交通堵塞、环境恶化、公害频发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广东省未来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但由于目前尚

7、缺乏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城市及其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方法体系和实践经验,中国生态城市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而国内有关广东省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更是少。本文结合广东省21个城市实际情况,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环境建设三方面构建具有广东省特色的指标体系,对选取自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和2010年广东城市统计年鉴的数据上运用变异系数法对指标进行赋权,计算各城市得分,并对此进行聚类分析,获取各城市的生态信息,对其生态城市建设作综合评价。四、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构建1.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所谓生态城市,简单地说就是经济——社会——自然人工

8、复合生态系统,蕴涵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的人工复合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