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预应力砼连续梁桥在施工中位移变化

浅谈预应力砼连续梁桥在施工中位移变化

ID:6044309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1

浅谈预应力砼连续梁桥在施工中位移变化_第1页
浅谈预应力砼连续梁桥在施工中位移变化_第2页
浅谈预应力砼连续梁桥在施工中位移变化_第3页
浅谈预应力砼连续梁桥在施工中位移变化_第4页
浅谈预应力砼连续梁桥在施工中位移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预应力砼连续梁桥在施工中位移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预应力砼连续梁桥在施工中位移变化  摘要:纵向位移发生较大变化是预应力砼连续梁桥在体系转换和钢铰线张拉后梁体位移中比较主要的问题,更是连续梁施工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对体系转换前后进行受力分析,论证该位移变化在允许范围内。关键词:体系转换预应力砼连续梁桥次内力负弯矩T构概述全长1188.3m的漠阳江西河大桥,主桥是我们较为常见的55+80+55m分离式连续箱梁(见图一)。临时支座主要是混凝土块锚固钢筋组成。合拢顺序为:边跨合拢到体系转换再到中跨合拢。向爆破炸除临时支座是体系转换时采用较为常见的方法。在体系

2、转换后中跨12号块沉降较大,而边跨合拢段却有所提升。这一变化使施工位移与设计位移的差距增大。但底板钢束张拉后合拢段上拱到接近设计位移。这是否属于正常情况,为此对体系转化前后利用有限元分析法进行受力分析计算。6利用连续梁成桥设计的负弯矩预应力筋为支承,是连续梁分段施工的受力特点。悬浇过程中各独立T构的梁体处于负弯矩受力状态,随着各T构的依次合拢,梁体依次转化为成桥状态的正负弯矩交替分布形式,这一转化就是连续梁的体系转换,因此,连续梁悬浇施工的过程就是其应力体系转换的过程,也就是悬浇时实行支座临时固结、各T构的合拢、固结的适时

3、解除、预应力的分配以及分批依次张拉的过程。体系转换前体系属于一次超静定结构,体系转换后体系成为静定结构,梁的受力情况明确了,而且消除了次内力的不利影响。影响因素桥梁施工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使施工实际状态最大限度地与理想设计状态(线性和受力)相吻合。要实现上述目的,就必须全面了解可能使施工状态偏离理论设计状态的因素,以便施工实际有的放矢的有效控制。结构参数。结构参数是控制中结构施工模拟分析的基本资料,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结构参数主要包括:结构构件截面尺寸、结构材料弹性模量、材料容重、材料热膨胀系数、施工荷载和预应力

4、或索力。施工监测。检测是桥梁施工监控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检测包括应力检测、变形监测。因测量仪器、仪器安装,测量方法数据采集、环境情况等存在误差,所以,结构监测总是存在误差。温度变化。温度变化对桥梁结构的受力与变形影响很大,这种影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在不同时刻的结构状态(应力、应变)6进行量测,如果施工控制中忽略了该项因素,就必然难以得到结构的真是状态数据(与控制理想状态比较),从而也难以保证控制的有效性,所以,必须考虑温度变化的影响。材料收缩。徐变对混凝土桥梁结构而言,材料的收缩、徐变对结构内力、变形有较大的影响,这主要是

5、由于大跨径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普遍存在加载龄期小、各阶段龄期相差大等引起的,控制重要予以认真研究,以期采用合理的、符合实际的徐变参数和计算模型。计算思路无论采用什么分析方法和手段,总要对实际桥梁结构进行简化和建立计算模型,这种简化式计算模型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的误差、包括各种假定,边界条件处理,模型化的本身精度等。控制中需要在这个方面做大量工作,必要时还要进行专门的试验研究,把计算模型误差所差生的影响减到最低限度。连续梁桥在施工阶段的竖向位移可近似看作梁的弯曲变形。梁的变形一般是由剪力Q和弯矩M分别引起的。对工程中绝大多数的细长

6、梁,剪力Q对梁变形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所以纯弯曲变形公式,在此仍可适用。梁弯曲变形的基本公式:…………(1)ρ——梁的中性层曲率M——梁段承受的弯矩EI——梁的抗弯刚度6建立了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后,就可用直接积分法求梁的转角及挠度方程,再计算任一横截面的转角和挠度。对于等截面梁,将式(4)积分一次得出转角方程。再积分一次得出挠度方程:积分常数可由梁的边界条件和交界处变形连续条件确定。数据文件的编写依据利用电算程序对西河大桥施工时的挠度进行验算。数据文件只针对箱梁编写,下部结构视为刚体。全桥根据施工阶段悬浇次数共分64个

7、单元,利用节线法计算其截面特性。根据砼浇筑,钢铰线张拉把全桥梁体分32个施工阶段。通过数据描述出施工阶段数,砼收缩徐变系数,支座类型及所在位置,临时支座安装、拆除时间,桥面竖曲线数据,预应力钢束的几何类型、物理类型及分布情况,竖向镫筋的信息数据,各施工阶段梁上荷载分布情况,非桥面移动荷载控制变量,普通钢筋设计数据。(详见电算说明书)电算结果由电算程序可得出各施工阶段的强迫位移,现取西河桥各施工阶段最后浇筑段的位移与实测值相比较。由程序得结构竖向位移图由观测测量得出结构竖向位移值测点编号体系转化前体系转化后中跨张拉后6测点编

8、号边跨张拉前体系转化前体系转化后中跨张拉后两种数据相比较可见程序计算值与观测值基本吻合。由程序计算得边跨底板张拉后现浇段4#块起拱5.8cm,体系转化后中跨12#块下沉11.4cm,中跨张拉后中跨12#块起拱4.6cm。由观测得边跨底板张拉后现浇段4#块起拱5.5cm,体系转化后中跨12#块下沉9.4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