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模式-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有益探索

铜陵模式-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有益探索

ID:6052717

大小:3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01

铜陵模式-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有益探索_第1页
铜陵模式-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有益探索_第2页
铜陵模式-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有益探索_第3页
铜陵模式-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有益探索_第4页
铜陵模式-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有益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铜陵模式-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有益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铜陵模式: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有益探索  2010年7月-2011年8月安徽省铜陵市撤除了其城區10个街道办事处(简称街道),将原来61个小社區合并为23个大社區,由區政府直管社區,并将原街道的人员、经费、资源下沉社區,强化社區服务职能,其改革经验被总结为铜陵模式。铜陵因此被民政部列为我国城市社區管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區。民政部有关领导和学者给铜陵模式以较高评价,认为它代表着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方向;但也有学者认为铜陵模式不仅“换汤不换药”,而且增加了社區行政色彩,损害居民自治。铜陵模式的内涵及实际效果如何,如何评价及完善该模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铜陵模式的主要

2、内涵第一,减少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率。撤销街道以后,城市管理层级由市、區、街道、社區四级减为市、區、社區三级,區政府有事可直接交社區办理,社區有事可直接报请區政府办理,省去了中间环节,有利于提高效率。9第二,人员、经费、资源、职能下沉到基层,全面提升社區管理、服务能力。撤销街道以后,原街道公务员及事业编制人员下派到社區,改革前每个社區的工作人员仅7A~12人,改革后增至22人~40人;改革前每个社區的工作经费仅3万元左右,改革后增至30万~65万元;改革前社區工作、服务用房仅350平方米左右;改革后原街道、社區办公室多转变为社區居民活动用房,社區居民活动用房总面积翻了一

3、番。此外,改革后原街道办事处的经济发展、城管执法、司法行政等职能上收到區政府工作部门,民政、社保、计划生育、综治维稳、社会救助等职能下沉至社區。人员、经费、资源及职能的全面下沉社區,使新社區不再是昔日的小社區、弱社區,而是人员齐备、经费充足、资源到位、职能完整、行动能力强的大社區、强社區。第三,建立社區管理、服务组织新体系。在新组建的社區。成立社區党工委、社區居委会、社區服务中心,三套班子交叉任职;同时,积极培育各类社區协会和团体,逐步形成党委领导、居民自治、中心服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區管理、服务新体系。9第四,实行社區服务责任制。撤街(道)并居(委会)后,新社區

4、成为提供基层社会服务的唯一主体,为了提高社區工作者的服务质量,新社區实行服务责任制,每个工作人员都有A、B两个岗位,A岗是本职工作,B岗是“社區网格人”,每个“网格人”对应300户的居民。在居民楼门口设置网格指示牌,标明该區域网格责任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并将社區活动以温馨提示的方式张贴在指示牌上;居民有事可直接打电话给“社區网格人”,对有困难者,“社區网格人”主动上门服务,同时“社區网格人”还肩负收集居民信息的职责。取消坐班制,实行开放式办公,各项业务实行“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类处置”,以方便居民办事。实行“541绩效考核制度”(50%是居民打分,40%是业绩,10%是

5、自己的应变能力),區政府每季度都聘请第三方调查机构入户调查,请居民打分。如有“网格人”被居民投诉,或居民根本没见过他,那么其绩效奖金就会被扣除,甚至被解聘。第五,强化居民自治,扩大公民参与,变“为民做主”为“让民做主”。在社區党工委的领导下,大力推进社區组织建设,在社區居委会下成立各种专门委员会,明确居委会及其下属专门委员会的权责;健全社區居民代表大会、居民公约、居民和党代表议事等各项制度,疏通社區民意表达渠道,提升居民自治能力。对于公共设施修缮、环境治理等社區事务,采取社區听证会、居民代表会议等方式集体讨论决定。加强社區党组织建设,将支部建立在社區网格上,将党小组建立

6、在楼栋内,加强特色、特长等功能型党支部建设,发挥社區党员在社區管理服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培育各类社區协会及专业团体,推行社區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组织社區志愿者义务参加社區治安维护、技能培训、职业介绍以及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家庭提供服务等活动。二、铜陵模式的成效及问题9改革后,社區服务的效率及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居民参与社區事务的热情以及自我管理服务能力也有所提升。但是,铜陵模式也存在某些较受争议的问题。第一,社區行政化问题。撤街并居后,铜陵市采取的人员分流政策是“身份不变、待遇不变、级别不变、福利不变”,原街道领导一律转身为社區领导,居委会主任虽由居民选举产生

7、。但“候选人都是上面指定的,谁上谁下,也是提前说好的”。对此,有学者认为,公务员担任社區“一把手”增加了社區行政色彩,社區自治性被弱化了;撤销街道助长了基层自治组织向上负责的倾向。不过,也有学者认为,社區完全自治只是一种理想,社區是政府管理的下延,领导职位由公务员身份的人担任并无不妥。第二,服务中心混同届委会问题。街道办事处撤销后,原街道综治维稳、民政社保、人口计生、市容城建等职能下沉到社區服务中心,中心主任由社區党委书记或居委会主任兼任,由此出现了所谓服务中心混同居委会问题。对此,铜陵市民政局王世平认为该“混合”是必要的,“如果把居委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