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问题和思索

高校网络舆情问题和思索

ID:6054535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1

高校网络舆情问题和思索_第1页
高校网络舆情问题和思索_第2页
高校网络舆情问题和思索_第3页
高校网络舆情问题和思索_第4页
高校网络舆情问题和思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网络舆情问题和思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校网络舆情问题和思索  摘要:针对当前高校网络舆情中存在的缺乏相应的引导机制、软硬件投入不足、超前意识不强等问题,并结合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为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对策一、背景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形成并传播的带有一定影响力的“焦点”、“热点”问题或者带有明显倾向性的意见与言论。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于2013年7月最新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而学生群体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也是最活跃的群体。当网络舆情发生的时候,博客、微博、论坛等成为

2、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网络舆情引导,对建设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分析1、缺乏相应的引导机制6目前,高校当中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大部分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一旦出现网络舆情,各个部门各自为阵,往往缺乏集中分析,没有形成统一的协调机制,难以形成合力,不适应网络舆情快速传播的特点。2、思想上重视不够,软硬件投入不足很多高校往往是在出现了网络舆情以后才思考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在思想上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少有高校能够购置先进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不能对有害信息进行有效的过滤,造成很多垃圾信息泛滥,很多网络舆情监测工作仅仅依靠网络管理人员人工进

3、行筛查,难以适应网络舆情快速变化的需要。缺乏网络舆情分析与管理的专门人才,导致网络舆情发生的时候,往往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3、反应缓慢,超前意识不强。由于网络舆情事件往往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具有不确定性。高校往往是在某个事件成为网络舆情的热点问题后,才采取必要的措施,不能提前做好应急预案,不能做到反应快速、处置有效,这样容易给不良信息的传播留下余地。三、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一般舆论的普遍性特征,同时又因其发生在高校这个知识性、开放性较强的环境下,又具有自身的特点。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61、突发性。由于高校学生居住在一个相对集中的环境当中,如

4、果对一件事情处置不当,通过校园网络进行快速的传播,就会在学生当中产生极大的影响。对于突发事件或热点事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发表自己的言论、交换想法,使之在网络上迅速扩散,具有很强的突发性。例如,2013年11月“奥运冠军孙杨无证驾驶”最先通过某微博发布,经过多个门户网站转载,迅速引起网民热议,舆论哗然,短时间内跟帖达到数千条。2、主体的相对固定性。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主要是在校大学生,他们由于年龄的相似性、文化背景的一致性、相互情感的依赖性,在网络舆情发生时,极容易产生认同感,并形成群体一致性的意见。3、内容的多元化。大学生思想活跃,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包罗万象,时政要闻、社会热点、校园

5、问题等都是大学生关注的信息。4、传播方式的多样性。随时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的表达和传播方式也更加丰富多彩,例如:新闻跟帖、网络论坛、电子邮件、博客/个人空间、即时通信(如QQ、MSN)、微博等,这就需要高校管理者熟悉不同的传播工具的特性和掌握必要的网络知识。四、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应对与管理的对策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掌握话语主动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教6育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网络不良舆论的传播通常源于信息的不对称,高校通过建立校务信息公开制度

6、,及时发布学校的各种信息,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不给不良信息生存空间。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红色网站”,开展网上文化活动和创设网络课堂,净化网络舆论环境。2、畅通高校学生利益诉求的渠道高校网络舆情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反映了学生受某种现象或者问题的刺激而表现出来的态度或倾向。高校应畅通、拓展学生利益诉求的渠道,如学校报纸、公告栏、校园广播、座谈会、部门走访等。目前,很多高校推行的校(院)长接待日制度,校领导与相关部门负责人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倾听学生意见,能够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6高校可以积极推行校内部门电子政务,让师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向学校相关部门反映问

7、题,提供一个畅通的诉求渠道。例如开通基于校园网的领导信箱、迎新系统、学工管理系统、招生就业系统、勤工助学信息系统等,学生可以就校园管理、校园生活、新生入学、毕业就业等各方面问题向相关部门反映。高校还可以利用校园网开展网络调查,针对不同专业、年级开展各种形式的调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更好地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高校通过开设BBS,并对其中学生反映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3、加强网络舆情的队伍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