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晖音乐编辑思想探析

黎锦晖音乐编辑思想探析

ID:6055340

大小:3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01

黎锦晖音乐编辑思想探析_第1页
黎锦晖音乐编辑思想探析_第2页
黎锦晖音乐编辑思想探析_第3页
黎锦晖音乐编辑思想探析_第4页
黎锦晖音乐编辑思想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黎锦晖音乐编辑思想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黎锦晖音乐编辑思想探析  语言学家黎锦熙,音乐家黎锦晖,地质学家黎锦耀,教育家黎锦纾,桥梁学家黎锦炯,左翼作家黎锦明,作曲家黎锦光,美籍作家黎锦扬,黎式家族一门八骏,近百年来一直为人称道,而这八骏中的黎锦晖,更是中国近代文艺史中挥之不去的一抹斜阳。排行第二的黎锦晖,以其卓绝的音乐才华蜚声世界,但他另一个身份却也因此埋灭许久,少有提及,事实上,他不但是音乐家,还是一位杰出的音乐编辑。本文试图通过对黎锦晖编创的作品、发表的讲演进行分析梳理,来进一步研究其卓越编辑工作背后的思想体系。1912年,辛亥革命的炮火烟云震动全国,复苏了无数有志青年的热血情怀,就在这一年,黎锦晖经人介绍进入国民党主办

2、的《大中华民国日报》担任编辑与主笔,由此,开始了其漫漫一生的编辑之路。一、立足本土,弘扬民族音乐文化9十九世纪中叶,在列强梯航而来的炮火中,中华民族被迫开眼看世界,在近百年中西文化激荡之中,西方音乐以其高雅与独立,席卷流行文化,得到了近代知识分子的普遍认可,但与此同时,我国传统音乐却因西方音乐的风行,生存空间遭遇挤压而渐于式微。当时,全国中小学教授的绝大部分是外国曲目,甚至连《孔子歌》所配的都是日本旋律。据黎本人回忆,“那时中国音乐家均以西乐为正宗,唱中国歌就会被人笑话”①,如此外强中衰的局面刺激了黎锦晖,他由此坚定了“中国音乐应以民族音乐为主,民族音乐应以民间音乐为重点”的音乐信念,

3、在1923年参加教育部讨论制定小学音乐教材时,他因坚持“儿童必须学习民族民间音乐,学习戏曲”,而被撤去了小学课程起草委员会委员的资格。虽然他的民族音乐理念遭到了否定,但他并没有停息,这位自幼淫浸于民族民间曲调中的音乐家在日后的编创中开始探索传统民间音乐与近代流行音乐的对接轨道。他“模仿古琴曲”编创了《寒衣曲》,改编京剧曲牌《朝天子》的填词创制了《散布快乐》,在歌舞剧中大量融入民间音乐元素,譬如在歌舞剧《麻雀与小孩》中我们可以听到湖南民歌《嗤嗤令》,在《葡萄仙子》中也有潮州雅乐《相思引》的曲调,“即使在《小小画家》这部纯属创作性质的歌舞剧音乐中,也蕴含着作者从京剧艺术中汲取的营养”。在《

4、关于语调和音调问题》一文中,黎锦晖写道:“我们应该虚心地、实际地、系统地、深入地学习民族传统中的特点和特长,它的文学语言和音乐语言是怎样地巧妙地结合,来表达人民真挚的感情。同时还必须体会欣赏者怎样地被它深深感动,久而衷心地爱好了它。”②9在一个西方音乐举世称道的时代里,黎锦晖没有随逐“西”流,而是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责任感撑起了弘扬民族音乐的旗帜,通过改编词曲等音乐再创造的方式,将传统民族音乐融入现代表演形式之中,现代歌舞的表征之下,其运用的音乐内核与技法却依然是民族传统音乐的情味,为民族音乐的复兴提供了宝贵的空间与经验。二、坚持乐教,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9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

5、,《大中华民国日报》受到波及,23岁的黎锦晖被迫辞去编辑工作回到长沙任职教员,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他开始摸索音乐与教育之间的微妙互通关系,并由此产生了“寓教于乐”,即编写音乐教材作为教化教学工具的想法。“我用长沙语音教学,用读音(读书之音)教歌,学生感到语言亲切,兴趣较高。我把歌曲分为:修身、爱国、益智、畅怀四类,划分年级,配订教材”,七年之后,黎锦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实践的机会。1921年,黎锦晖前赴中华书局担任编辑,为正在实施的初等教育改革及国语宣传编写教材,黎认为,汉语的读音有极强的音律性,如果用歌曲的形式来教育推广,将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因此,黎锦晖有意识地

6、在教材中融入音乐元素,编写了大量传唱度极高的童谣,例如“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老虎叫门》)、《年老公公》、《空中音乐》等。1922年4月,由黎锦晖主编的周刊《小朋友》面向全国刊行,发行首次即创造了20万册的发行记录。黎锦晖在编写《小朋友》时,融入了大量音乐艺术作品,在阐述出版宗旨时,他这样说道:“在茫茫的郊野中,建造一所小小的乐园……让亲爱的小朋友们,逍遥游玩于园内。锻炼身体,增加智慧,陶冶感情,修养人格。一年年长成千万万健全的国民,替社会服务,为民族增光。”黎锦晖正是希望能通过音乐等艺术形式对儿童达成“爱的教育”和“美的教育”,以期在爱与美中“陶冶儿童性

7、情,增进儿童智慧”。三、服务群众,倡导平民主义音乐黎锦晖的音乐平民主义思想产生于新文化运动期间,1919年,他在北京担任《平民周报》主编,这是一份通过民间艺术形式传达新思想的刊物,出版后受到了平民大众的欢迎,这使他萌发出推行“平民音乐”的念头,1922年,黎锦晖著文《说平民和平民主义》称“音乐应当为平民百姓服务”,这一想法成为了其日后编辑工作的思想核心。顾名思义,“平民音乐”即是以平民大众为传播、服务对象的音乐形式,为了深入了解民间音乐的精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