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握笔姿势与运笔方法

浅谈握笔姿势与运笔方法

ID:6059007

大小:2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1-01

浅谈握笔姿势与运笔方法_第1页
浅谈握笔姿势与运笔方法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握笔姿势与运笔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握笔姿势与运笔方法 在近几年的硬笔书法教学中,我们发现将近90%的学生,握笔姿势不正确,从而影响了其写好硬笔字。综合错误的握笔姿势,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1、大拇指包扣式。这种握笔姿势大多以拇指用力,从笔杆的上方将笔包扣在虎口处,大拇指与笔的接触处在大拇指的第二个指节根上,由拇指与中指,一扣一抵夹笔。2、拇指内侧贴夹式。这种姿势主要以拇指的内侧用力,贴紧笔杆往下压,笔杆的前端抵在中指上,后端靠在虎口处。3、拇指尖、食指尖轻捏式。该种握笔方法主要靠食指尖和拇指尖用力,由于贴靠笔杆的面小,指尖又用不上力,往往会出现握久手有痛感,而且笔杆根本就捏不紧。以上三种握笔姿势最大的毛病在

2、于笔杆握不紧,手指、手腕用不上力,导致笔划不直,更不用说写出笔划的粗细变化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学生从小接受不到正确的握笔姿势的指导,随手握之,怎么顺手怎么握。据统计,出现类似情形的学生的家长与其所在学校,都没有而且也不懂怎样指导孩子去正确握笔。二是绝大多数孩子从小拿彩笔“涂鸦”,而厂家造出的彩笔很粗,对于小孩子来说一般很难把握,故而多用拇指包扣笔杆,因而从小就形成了错误的执笔姿势,加之家长大多也不懂、不去纠正,久而久之形成习惯,纠正起来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和精力。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在教学中能尽快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纠正错误的执笔姿势,我在讲课初期首

3、先将重点放在纠正握笔姿势上,同时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我将正确的握笔姿势编成口诀,详细讲解握笔要领,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口诀如下:—抵二压三衬托,指实掌虚腕灵活,角度适宜方向正,笔画轻重细琢磨。首句中的“一抵”是指用中指的指甲根从笔杆的下方将笔从下往上抵住,笔杆留出一寸长的距离,一般是在旋笔刀旋出锥形的根部。“二压”是指用大拇指从里侧、食指从外侧将笔捏紧后往下轻压,拇指和食指的指肚着力,这样捏时指肚面大,肉软且厚,不用费很大力气就能将笔握紧。“三衬托”是指无名指、小指略弯曲成前后状,两指成一平面贴于桌面,再加上掌侧要贴实桌面,从而将中指及整个笔托起,形成既稳且活的握笔姿势。第二句的

4、“指实”是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紧贴靠实。“掌虚”是要求无名指和小指不可蜷回掌心该姿势非常多,二指蜷回掌心,使中指失去托力,造成书写不稳状即掌心是空的。“腕灵活”是指手腕不能拿劲,要放松、灵活,以便在书写时运用手腕的运动而达到“巧”的效果。第三句的“方向”是指笔尖和笔杆的方向,正确的笔尖方向一般应指向前方,而笔杆的朝向应是右后方。第四句的“笔画轻重”是指书写时用力的轻和重,即让学生体会轻和重的不同结果。书写时用力轻则笔划就细,用力重则笔划就粗。要让学生知道在书写硬笔字时,用力是有变化的,遇到该细的笔划,如写点时下笔要轻,方可出现尖的效果,收笔时要用力要重,方可出现粗的效

5、果。在上述口诀中,首句和第三句非常关键,其要领并不难懂,但往往因学生的习惯错误执笔而纠正起来很难,因而也要求老师和家长有耐心和爱心。关于硬笔的运笔方法,由于至今所有书籍和文章中从未谈到过,所以本人也不敢妄谈“正确”二字,只是将自己在书写和教学中总结出的—些体会道出来,以请教于各位方家。所谓运笔方法,主要指汉字书写时,主要笔划:横、竖、撇、捺称主笔,由于折、钩、提、点皆由这些笔组合而成的书写方法。“横”的书写运笔方法是指从左往右摆手腕,书写时以手腕带动笔动。由于“三衬托”的关系,轻移从左往右手腕时笔很稳,所以线条会很“直”,且成自然的左低右高的形状。细心观察学生书写“一”的方法

6、,会发现很多学生不是手指关节伸缩划就很难写直,所以我认为有必要让学生知道该怎样运笔写横。“竖”的书写运笔方法是指书写时,手指关节从上往下,注意手腕,胳膊都不能动,否则“竖”划肯定写不直。当然这样的运笔的角度和方向,一定要成45度和“前后方向”,而不可把笔尖、笔杆的方向握成朝左笔尖、朝右笔杆向。“撇”的书写运笔方法有一个窍门。由于“撇”划的形态是从右上往左下、由粗到细还要有弧度,所以很多初学者不会写,有的写出来的要么是粗细一样,要么是没弧度。在讲解这一运笔方法时,我让学生首先理解“笔尖和纸接触时,接触面的大小是决定笔划粗细的关键”。接触面大,用力要重笔划就粗;接触面小,用力就轻

7、笔划就细。然后告诉学生试着从外往里怀里扭手腕,使笔和纸的接触从一开始的近距离到远距离,这样出来的笔划很自然就会有粗细之分,同时弧度也有了。“捺”的书写运笔方法与“竖”的运笔方法大致相同,也是手指关节伸缩运动从而带动笔的运动,只是写“捺”的方向是从“左上往右下”,“手腕和胳膊不能动”这一点非常重要。由于“捺”的形状是由细到粗,,再到细出锋,所以在运笔过程中,开始要轻,然后逐渐用力加粗,再通过回笔和出锋写出捺的效果。以上运笔方法主要指楷书中“横”、“竖”、“撇”、“捺”的书写方法,特作说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