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养奶牛生产性能低下的原因及对策

户养奶牛生产性能低下的原因及对策

ID:6061096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01

户养奶牛生产性能低下的原因及对策_第1页
户养奶牛生产性能低下的原因及对策_第2页
户养奶牛生产性能低下的原因及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户养奶牛生产性能低下的原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户养奶牛生产性能低下的原因及对策时间:2013年07月25日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一、户养奶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奶牛生产水平起点较低   奶牛饲养户引进的奶牛大部分是生产性能不高、系谱不清的奶牛,有的奶牛还带有生理缺陷。引进后奶牛自身的缺陷很难在短期内得到纠正,使奶牛的生产性能不能很快提高,而始终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   (二)饲料配合较粗放   部分奶牛饲养户在奶牛生产中,缺乏对奶牛实行科学饲养的认识,不按奶牛的营养需要科学地去制定饲料配方和合理调配,奶牛吃的配合饲料往往是混合饲料,象喂黄牛一样。精料喂量有时高有

2、时低,易造成奶牛营养与代谢失去平衡,直接影响生产性能。   (三)奶牛配种繁殖率较低   有些奶牛饲养户对奶牛的发情规律掌握不准,不能及时到配种站配种,常常失配、空怀、导致受胎率不高。   (四)挤奶技术欠佳   有些奶牛户没有掌握正确的挤奶方法,乳房乳头清洗不干净,挤奶速度太慢,没有把奶全部挤净,也有的出现"掠夺"性挤奶现象。   二、对策   (一)提高奶牛群体质量   应尽量引进优良高产奶牛,淘汰低产奶牛。已引进的奶牛一定要用良种高产奶牛冻精颗粒配种。对系谱不清、杂交乱配、有近交现象和有严重生理缺陷的奶牛、患有生殖疾

3、病久治不愈、久配不孕和生产性能低下的奶牛要及时淘汰。   (二)提高科学饲养管理技术水平   在奶牛生产中,应强化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严格执行对奶牛的规范化饲养和操作规程。根据奶牛的消化型生理特点,要使奶牛多产奶,必须合理调配奶牛的全价日粮,并保证能量、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供给。因每产一公斤的奶,需要心脏压送500公斤的血液到乳房,乳腺细胞才能获得制造牛奶的营养物,所以必须做到日粮的营养平衡,能量适宜,才能使奶牛多产奶   (三)提高奶牛配种受胎率   奶牛饲养户必须正确掌握奶牛的发情规律和发情表现,做到适时配种,同时,要加

4、强对奶牛的科学管理和精心照料,夏季要有遮荫棚,冬季不饮冷水。很多研究表明,奶牛配种受胎率的下降与直肠温度、子宫温度的升高有关,配种12小时后,直肠温度若升高1C,受胎率会从61%降至45%。如果在输精后72小时暴露在32.2C的气温下,直肠温度升至40C,则配种受胎率降为0。据试验,夏季用遮荫棚加淋浴对奶牛进行降温,情期受胎率可提高到66.7%和81.2%,可见发情日、配种日前后的气候条件对奶牛繁殖的影响很大。所以,夏季对奶牛做好防暑降温,冬季做好保温防寒是提高奶牛配种受胎率的重要管理措施。   (四)掌握科学的挤奶方法 

5、  为了减少和消灭隐性乳房炎,必须采取科学正确的挤奶方法。    (1)要有一个良好的挤奶环境。应排除暑热、寒冷、高湿、有害气体等因素造成的应激。并使舍内悬浮的细菌数降至最少。在良好的环境下挤奶,可提高泌乳效果。   (2)调整挤奶顺序。青年奶牛患隐性乳房炎的比例较小,所以先进行挤奶,患病率较高的经产奶牛安排在后面进行挤奶,已有明显感染症状的奶牛安排在最后挤奶,使用预先准备好的奶桶,严防感染。   (3)修蹄保护乳头内壁。奶牛从睡卧状态转为站立时,往往不自觉地用蹄子踢擦乳头,易使乳头损伤。即使乳头表皮未出现明显得异常现象,

6、但乳头内壁处仍残留有伤痕,当挤奶过度时乳头即会糜烂,容易造成乳头感染,因此,定时修蹄,特别是高产奶牛就显得更加重要。   (4)手指消毒。细菌易通过挤奶员的手从一头奶牛传播给另一头奶牛,因此,挤奶员要剪短指甲,用毛刷洗净手指并充分消毒,最好能带上橡皮手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