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od 產品簡報课件

k-rod 產品簡報课件

ID:6061203

大小:10.22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7-12-26

k-rod 產品簡報课件_第1页
k-rod 產品簡報课件_第2页
k-rod 產品簡報课件_第3页
k-rod 產品簡報课件_第4页
k-rod 產品簡報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k-rod 產品簡報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K.RodPosteriorDynamicRodSystemKRod发展史2003-2004提出新一代非融合产品构想。2003-2005第一代非融合钉棒系统在欧、亚进行临床实验。2005-2006获得欧盟CE认证,同时台湾卫生署许可执照,新一代KRod上市。2007中国、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亚欧各国专利2007第600使用案例被应用于意大利西班牙、意大利、法国、比利时、中国台湾、土耳其等发达国家大量使用KRod于手术中2008第1500个病例被应用于西班牙。2009中国大陆开始使用第一个病例。FDA申请注册中。2009开始与Dr.Graf进行脊柱侧弯的临床使

2、用。最新一代的KRod系统在欧洲与阿联酋进行临床应用。融合是达到脊柱稳定的唯一途径吗?融合原理:以病变椎体为中心,在病变的上一个椎体和下一个椎体之间进行融合,使其成为一个整体。作用:椎体不再运动,防止畸形发生。不良结果:植入物断裂,松动导致手术失败。丧失部分或全部运动功能,加速融合临近节段的退变等等。脊柱活动功能非融合钉棒系统的理论基础1987年由Dr.HenryGraf最早倡导后路经椎弓根的非融合系统-Graf人工韧带系统。1990年Graf人工韧带系统正式于欧洲市场临床使用。1991年各大厂牌开始专注于非融合钉棒系统的发展与市场。1994年各大厂牌陆续推出非融合钉棒系统经椎弓根的动力

3、装置是一个设计卸载退变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的压力负荷,同时保留了正常的活动度,用于稳定椎体的活动度。学者认为,应用经椎弓根的弹性固定装置后,因为终板的微动,能够促进椎体的融合,并且能够防止植入物的失败,非融合钉棒系统的理论基础非融合的理论基础80%20%KummerB,1991,BergmarkA,1989前柱椎体及椎间盘承受80%的应力。后柱(小关节)承受20%的应力。三柱理论脊柱的稳定性有赖于中柱的完整和后方韧带复合结构完整。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黄韧带非融合的基础理论小关节的稳定作用小关节保留的重要性韧带保留对脊柱稳定的重要性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加强脊柱动态稳定的效果

4、,将传统钉棒与非融合钉棒做到完美的结合。对患者做到最小的破坏并达到最佳的稳定效果。同时保有脊柱活动功能。现今脊椎手术的趋势-融合与动态稳定的完美结合"设计:在顺应腰椎生理或次生理的的结构状态现下,一定程度上重建了腰椎力学需求的稳定性。在确保椎体稳定功能基础上追求动态功能的重建。腰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K-rod)旋转侧弯后仰前屈弹性非融合的特性维持椎体的活动度动态稳定,保有脊柱原有的元素并达到稳定的效果,不限制椎体的活动度。稳定椎体,维持椎间高度并对椎体达到牢固的支持效果维持椎间孔的高度,有效释放神经孔的压力。阻止和预防脊柱邻近阶段病变及继续恶化椎体不正常受力的分散能预防多阶段手术后邻近阶

5、段的退化。分散受力弹性棒的特点缓冲分担椎体压力。安装简单手术方式与普通钉棒相似,安装比普通钉棒更简单。也适合微创手术的操作。多样化的组合方式无论是单节段与多节段的动态稳定或是与融合阶段的组合,都能得心应手。原位的钉棒锁定方式弹性棒的材质特性,使得钉棒在锁定时不会对椎体产生应力。产品特性能够符合正常生理前曲的角度将K-rod系统植入人体以弓的型态达到减震的效果BowingK-rod的活动特点ddbowingK-RodK-rod的活动特点按一下有动画前倾后仰时,不会改变椎间孔的高度。不会压迫到神经根,达到撑开减压的效果。有限制的控制椎体旋转,避免活动过度力学评估TRENDSpinalFixa

6、tionsystem-K-RodseriesMechanicalTestingappropriatemechanicaltestingstandards,ASTMF1717-04.Theseresults(averages)aresummarizedbelow:※本测试是依据人体结构去制作测试组合,目的是为了了解在模拟植入后,在不同动作下的力学表现及其产品形变情形。MotionFigureTestResultTypeMethodDescriptionDataFlexion-Compression(forward)StaticAtroomtemperature,andthetestappa

7、ratusatconstantspeedof25mm/minCompressivebendingultimateload(N)7.94NCompressivebendingultimatedisplacement(mm)6mmFatigueAtroomtemperature,andtestload:2N~0.2N.TheconstantloadratioR=10.Testfrequencyof5Hz,Enduring15,00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