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解题思维在高考化学复习中渗透

例析解题思维在高考化学复习中渗透

ID:6063661

大小:3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01

例析解题思维在高考化学复习中渗透_第1页
例析解题思维在高考化学复习中渗透_第2页
例析解题思维在高考化学复习中渗透_第3页
例析解题思维在高考化学复习中渗透_第4页
例析解题思维在高考化学复习中渗透_第5页
资源描述:

《例析解题思维在高考化学复习中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例析解题思维在高考化学复习中渗透  摘要:高中化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高考中所占分数比例大,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准确的解题,必须掌握并利用正确的解题思维。因此,老师在引导复习时,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利用化学规律等,在解题中独辟蹊径,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快速正确的解决化学问题。本文就以2013年上海高考为例,阐述解题思维在高考化学复习中的运用。关键词:解题思维;化学复习;上海高考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268-

2、02一、前言9化学的解题思维,是建立在一定的化学知识和方法基础之上的。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遵循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比如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高考复习时,要有意识的让学生用变化发展的眼光去观察、认识、解决化学问题,把解题思维和化学基本规律有机结合,达到快速正确解题的目的。笔者主要以2013年上海化学高考题为例,探讨解题思维在高考化学复习中的渗透。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2013年上海化学高考题的特点,第二部分主要阐述解题思维在高考化学复习中的运用,第三部分是对高三化学复习

3、的几点建议。旨在给高考化学复习一定的借鉴作用。二、2013年上海化学高考题的特点2013年上海化学高考题,除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外,更重视化学实验,注重过程与分析,强调运用正确的方法快速精确的解题,考察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1.结合热点,考查基础知识和技能。此次试卷考察的原理,比如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热效应、电离平衡、元素周期律等,都是学生平时很熟悉并常用到的。试卷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和理论、元素、有机化学等,都是一些基础知识,比如第3小题,230Th和232Th是钍的两种同位素,232Th可以转化成2

4、33U。下列有关Th的说法正确的是:A.Th元素的质量数是232;B.Th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1;C.232Th转换成233U是化学变化;D.230Th和232Th的化学性质相同。主要考察原子结构和原子量,是概念问题,难度不大。此外,这次考试把社会热点和化学知识进行结合,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旨在引导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化学理论融入到生活中。比如第1小题,考察地沟油与矿物油的辨别方法,第8小题讲糕点中的脱氧剂问题,第四大题考察金属铝在国防工业中的运用等。92.过程与方法、体验与探究式的

5、考查,展现思维品质。2013年上海化学高考题,除考察基础知识外,重视过程分析和思维能力,加大了实验探究,考察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逆向等思维能力。比如第8小题,以糕点包装中的脱氧剂问题为背景,将氧化还原、热效应、原电池原理等有机结合,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第42小题中,提到实验室二氧化硫尾气吸收和工业烟气脱硫化学原理相通,通过对石灰-石膏法和碱法的流程图进行分析,并对比相关表格,找出两者原理相同之处,并比较说出石灰-石膏法的优缺点;同时23小题要求:在石灰-石膏法和碱法的基础上,设计一个改进的、能实

6、现物料循环的烟气脱硫方案(用流程图表示)。所以,学生在进行化学复习时,要培养自身思维发散能力,重视实验和探究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总之,纵观近几年高考题来看,在考察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把社会热点有机运用到试卷中来,增加实验和探究题目,考察学生分析、推理、归纳等思维能力。因此,在高考化学复习时,在把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解题思维能力,让学生在高考中能快速正确的解题。三、解题思维在高考化学复习中的渗透众所周知,化学问题的解决与思维方法的正确使用有着直接关系,在化学题目

7、中运用科学的解题思维,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就此贯穿一些2013年上海化学高考例子,阐述常用的解题思维。91.整体思维。整体思维,就是从整体着眼,纵观全局,充分挖掘题目信息,迅速找到解题切入点,化繁为简,从而达到更快更准确解题的目的。比如2013年上海化学高考题第5小题:374℃、22.1Mpa以上的超临界水具有很强的溶解有机物的能力,并含有较多的H+和OH-,由此可知超临界水。A.显中性,pH等于7。B.表现出非极性溶剂的特性。C.显酸性,pH小于7。?摇D.表现出极性溶剂的

8、特性。解析:这一题主要考察信息量,要从整体上把握信息,着重点在“含有较多的H+和OH-”上,所以水仍然是中性,但pH小于7,表现出非极性溶剂特性,答案为B。又比如第21小题:一定条件下,将0.1LCO、0.2LCO2、0.1LNO、0.2LNO2和0.2LNH3混合,然后通过分别盛有足量蒸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三个洗气瓶(洗气瓶排列顺序不确定)。假设气体通过每个洗气瓶都能充分反应则尾气(已干燥)。A.可能是单一气体B.不可能含有一氧化碳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