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实验五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及单电池的制作和性能测试.doc

最新实验五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及单电池的制作和性能测试.doc

ID:60724825

大小:66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12-11

最新实验五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及单电池的制作和性能测试.doc_第1页
最新实验五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及单电池的制作和性能测试.doc_第2页
最新实验五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及单电池的制作和性能测试.doc_第3页
最新实验五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及单电池的制作和性能测试.doc_第4页
最新实验五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及单电池的制作和性能测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实验五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及单电池的制作和性能测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五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及单电池的制作和性能测试1. 【实验目的】本实验通过进行氢/氧(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cell,PEMFC)关键组件膜电极(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MEA)的制备和单电池组装及实际演示一体化(all-in-one)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使学生全面了解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和制作过程及使用方法。2.【实验原理】燃料电池是一种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将化学

2、能转变为低压直流电的装置,即通过燃料和氧化剂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直流电和水。燃料电池装置从本质上说是水电解的一个逆装置。在电解水过程中,外加电源将水电解,产生氢和氧;而在燃料电池中,则是氢和氧通过电化学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出电能。 燃料电池单体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阳极、阴极、电解质(质子交换膜)和外电路。图 1 为组成燃料电池的基本单元的示意图。阳极为氢电极,阴极为氧电极,阳极和阴极上都含有一定量的催化剂(目的是用来加速电极上发生的电化学反应),两极之间是电解质。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 1 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图。图中 Anode 为阳极,Cathode 为阴极,Bipolar Plate 为双极板,CL 为催化剂层,PEM 为质子交换膜。工作原理为:氢气通过管道或导气板到达阳极,在阳极催化剂的作用下,氢气发生氧化,释放出电子,如反应(1)所示。氢离子穿过电解质到达阴极,而在电池的另一端,氧气(或空气)通过管道或导气板到达阴极,同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也到达阴极。在阴极侧,氧气与28

4、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离子和电子在阴极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如反应(2)所示。与此同时,电子在外电路的连接下形成电流,可以向负载输出电能。燃料电池总的化学反应如式(3)所示。阳极半反应:H2 → 2 H+ + 2 e-Eo = 0.00 V(1)阴极半反应:1/2 O2 + 2 H+ + 2 e- → H2OE

5、o = 1.23 V(2)电池总反应:H2(g) + 1/2 O2(g) → H2O(l)Eocell = 1.23 V(3)燃料电池的膜电极如图 2 所示。由碳纸(气体扩散层)、阳极催化层、质子交换膜、阴极催化层和碳纸(气体扩散层)构成。其中碳纸作为气体扩散层支撑体起收集电流的作用。因为碳纸上的孔隙率比较大,一般在碳纸表面制备一层中间层来整平(在本实验中省略)。催化层的涂布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将催化剂涂覆在碳纸的中间层表面,另一种是直接将催化剂涂覆在膜的两側。催化剂一般是 2-5 纳米的 Pt 颗粒负载在 30 纳米左右的碳粉上,与溶剂和 Nafion 等均匀混

6、合配置成浆料,使用时直接涂覆。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 2 燃料电池膜电极结构。图中 GDL 是气体扩散层,CL 是催化剂层,M 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阳极和阴极之间由质子交换膜(如杜邦公司的 Nafion 膜)隔开。最常用的 Nafion212、Nafion115 和 Nafion117 等型号的膜外观为无色透明

7、,平均分子量大概为 105~106。由分子结构可看出,Nafion 膜是一种不交联的高分子聚合物,在微观上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离子基团群,含有大量的磺酸基团,它既能提供游离的质子,又能吸引水分子;另一部分是憎水骨架,与聚四氟乙烯类似,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Nafion 系列膜具有体型网络结构,其中有很多微孔(孔径约 10-9 m)。人们普遍用“离子簇网络结构模型”来描述这种结构,把它分为三个区域:(1)憎水的碳氟主链区,(2)由水分子、固定离子、相对离子和部分碳氟高聚物侧链所组成的“离子簇区”, 3)前两个区域相间的过渡区。膜中的-SO3H是一种亲

8、水性的阳离子交换基团,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