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ppt课件.ppt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ppt课件.ppt

ID:60746440

大小:1.12 MB

页数:75页

时间:2020-12-13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章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为什么儿童似乎在几个月里在一个特定的水平上停滞不前,而一两个星期后成绩却又突飞猛进?为什么某个年龄段的儿童能很轻松的学会某种技能,而年龄更小的时候费九牛二虎之力也学不会?为什么儿童在学会某一领域的一种技能之后,在解决另一领域里的一个相似的问题却仍感到困难?第一节学生的认知发展认知发展对教师的重要性1.成熟与学习成熟是预设的哪些学习依赖于成熟,哪些能力和行为依赖于经验2.通达力:教学的关键指一种行为或一种能力的发展在多大程度上不依赖于环境。高通达力:所有的学生都会发展低通达力:只有依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才能发展3.认知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是持续增长还是跳跃式发

2、展4.领域一般性与领域特殊性领域一般性:多领域同时发展领域特殊性:不同的领域发展速度不同一个学生语文很好数学却不好,如何分析?皮亚杰(1896~1980),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因研究儿童智力和认识发展而闻名。提出了发生认识论。曾任瑞士心理学会主席、法语国家心理联合会主席和第十四届国际心理科学联盟主席。196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土,196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与教育(一)建构主义发展观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同化――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主体利用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

3、把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顺应――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示接受和解释它时,其认知结构由于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图式——人们为了应付某一特定情景而产生的认知结构(1)通过图式建构人最初的图式来源于先天的遗传,表现为一些简单的反射,为了应付周围的世界,个体逐渐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了一系列的图式。(2)适应机能包括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个体也正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的。(二)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

4、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感知运动阶段儿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开始认识客体永久性(Objectpermanent),末期出现智慧结构。开始区分自己和物体,逐渐的了解动作与效果之间的关系,获得初步的时空观念。客体恒常性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能够利用表征(心理表象、图画、词、姿势)而不仅仅是动作来思维客体和事件。但这种思维受自我中心主义的限制,即专注于直觉状态,依赖于外表而不是潜在的实体,并显得刻板。泛灵论、不可逆性、思维集中化自我中心思维具体运算阶段(7、8~11、12岁)儿童获得了运算的概念,它是构成逻辑思维基础的内在心理活动系统。这

5、些可逆的有组织的运算使儿童能够克服前运算思维的限制。习得了守恒、类包含、观点采择以及其他概念。运算只能运用于具体的对象——现存的或心理上表征的对象。运算观念上的一系列操作具体运算可以使儿童可以用心理活动代替物理活动。守恒指物体的形式(主要是外部特征)起了变化,但个体认识到物体的量(或内部性质)并未改变。可逆性、去中心化、从知觉判断向逻辑判断守恒实验基本原理:空间距离改变,数目保持不变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AABB问儿童:两排珠子一样多?不一样多?“B行多(不守恒)”“一样多(守恒)”数目守恒(6~7岁)返回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向儿童呈现(Ⅰ)向儿

6、童呈现(Ⅱ)A与B一样大小B球变了ABAB问儿童:两个球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B更大”(不守恒)“一样大”(守恒)物质守恒(7~8岁)返回长度守恒(7~8岁)返回基本原理:不管一根线段或棒在形状或空间安排上有何变化,长度保持不变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AABB问儿童:两根棒一样长还是不一样长?“B更长”或“A更长”(不守恒)“一样长”(守恒)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AB问儿童:两张图上的表面积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B更大”(不守恒)“一样大”(守恒)面积守恒(8~9岁)返回重量守恒(9~10岁)返回基本原理:不管

7、形状如何改变,客体的重量保持不变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A两块叠在一起B两块分放两边问儿童:两堆东西是一样重,还是不一样重?“A更重”(不守恒)“一样重”(守恒)基本原理:不管放入水中的东西形状如何改变,杯中水的体积不变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两颗球放入杯中,杯中水的数将橡皮泥球B改变形状,量是一样的,儿童看到水平面准备放入水中上升到一样的高度。ABAB问儿童:若将B放入杯子中,水平面会高出A杯?一样高?低于A杯?“高一些”或“低一些”(不守恒)“一样高”(守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