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在阑尾炎中应用

多层螺旋ct在阑尾炎中应用

ID:6075865

大小:3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02

多层螺旋ct在阑尾炎中应用_第1页
多层螺旋ct在阑尾炎中应用_第2页
多层螺旋ct在阑尾炎中应用_第3页
多层螺旋ct在阑尾炎中应用_第4页
多层螺旋ct在阑尾炎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层螺旋ct在阑尾炎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多层螺旋CT在阑尾炎中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1例阑尾炎患者的MSCT表现特点。结果81例患者中,单纯急性阑尾炎35例,单纯慢性阑尾炎20例,合并阑尾周围脓肿26例。急性者主要表现为阑尾增粗肿大,壁增厚,边缘模糊,密度增高,部分患者阑尾腔内见粪石;慢性者可见阑尾外形不规则和粘连征象;合并阑尾周围脓肿者有中重度的周围炎性改变,可见脓肿和脓腔。结论MSCT检查对阑尾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冠状位重建,能在术前了解阑尾位置,病变周围情况,并为临床术前准备提供参考

2、。[关键词]阑尾炎;X线计算机;多层螺旋CT;多方位重建[中图分类号]R4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8(a)-0097-03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最多见的急腹症,好发于任何年龄。典型临床表现为阵发性、转移性右下腹痛、压痛及反跳痛、腹壁紧张,尤其是麦氏点的压痛及反跳痛最为显著[1]。随着CT在临床的广泛运用,特别是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9CT,MS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的应用,使阑尾炎的诊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临床尽早实施手术提供了参考。收集本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诊治的阑尾炎患者81例,

3、并结合有关文献,对阑尾炎的临床和MSCT表现加以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阑尾炎的81例患者,其中,男49例,女32例,年龄4~78岁,单纯急性阑尾炎35例,单纯慢性阑尾炎20例,合并阑尾周围脓肿26例,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1.2临床表现急性者均诉持续性腹痛,具有上腹部疼痛逐渐局限至右下腹的阑尾炎典型表现25例,19例右下腹麦氏点有压痛和反跳痛,4例为异位阑尾,压痛点各异。20例慢性者诉反复右下腹疼痛,4例同时伴有消化道功能障碍。合并阑尾周围脓肿者除疼痛外,另有不同程度发热。1.3实验室检查81例患

4、者中,59例有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1.4影像学检查方法运用GELightSpeedUltra16/64排螺旋CT机,矩阵512×512,应用容积扫描,扫描层间距5mm,层厚59mm,行全腹部或者下腹部扫描,皆行多方位重建(multiplepositionvolumereconstruction,MPVR),重建层厚1.25mm,多角度观察;部分患者行增强扫描,增强用碘海醇100ml,高压装置团注法,用高压注射器从患者一侧肘正中静脉注入,注射速度为3.0ml/s。1.5诊断标准由2名医师同时阅片,诊断标准:阑尾增粗直径>6mm,并与其他CT表现(阑尾粪石、阑尾系

5、膜水肿、回盲肠壁水肿,阑尾周围渗出及阑尾腔积液、阑尾周围脓肿)以及化验检查、临床表现相结合作出诊断。2结果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1例阑尾炎患者中,单纯性急性阑尾炎35例,慢性阑尾炎20例,合并阑尾周围脓肿26例(图1)。35例急性阑尾炎均表现为阑尾不同程度的增粗肿大(8~21mm)(图2),阑尾壁增厚。22例表现阑尾管腔扩张,可见积液(图3)。23例可见阑尾粪石(图3)。阑尾周围轻度炎性反应19例。20例慢性阑尾炎表现为阑尾有程度不同的增粗(15例)、阑尾闭塞(7例)、边缘毛糙(9例),阑尾结石(7例)和盲肠、末端回肠周围筋膜、腹膜发生粘连(图4)。另可见阑尾周围蜂窝织炎形

6、成(11例)。3讨论3.1MSCT在诊断阑尾炎中的价值9阑尾是从盲肠下端后侧壁向外延伸,为细管状,成人阑尾的长度为5~7cm,与体重指数(BMI)相关[2]。成人正常阑尾厚度平均为1.84~4.00mm,多为1~2mm,范围为1~3mm,2~3mm为可疑增厚,>3mm为异常增厚[3]。正常的阑尾位于右髂窝内,高旭宁等认为,首先寻找回盲瓣,因为回肠末端的环形肌在回盲瓣口处增厚,在9CT图像上可表现为以回盲瓣开口为中心突向盲肠的对称性隆起结构,然后向下寻找起源于盲肠后中部的阑尾[4],按此方法,即便是肠道情况不佳的患者,也能找到阑尾。但是临床工作中异位阑尾也比较常见,并且异位

7、阑尾因为位置异常,症状和体征往往不典型,一般异位阑尾会出现在以下位置。①高位阑尾:随盲肠位置改变,可上行至肝脏下方,本组出现2例;②低位阑尾:随盲肠位置改变,可下行至小骨盆腔内,靠近闭孔内肌,本组有1例;③盲肠后腹膜外阑尾:阑尾部分或者全部位于腹后壁壁腹膜外;④左下腹位阑尾:出现于全内脏反位的患者,极罕见。另有一些其他病变酷似阑尾炎的临床表现,40岁以下的妇女由于很难与盆腔炎性疾病和急性妇科病区别,阑尾切除的假阳性率高达35%~45%[5],因此需要借助影像学帮助鉴别。随着16、64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其具有薄层扫描技术和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