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技术知识培训知识讲解.ppt

印刷技术知识培训知识讲解.ppt

ID:60805482

大小:149.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12-20

印刷技术知识培训知识讲解.ppt_第1页
印刷技术知识培训知识讲解.ppt_第2页
印刷技术知识培训知识讲解.ppt_第3页
印刷技术知识培训知识讲解.ppt_第4页
印刷技术知识培训知识讲解.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印刷技术知识培训知识讲解.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印刷技术知识培训原因:1.网砂原因:目数越高越会出现网孔被堵现象(目数分类:a.低目数250目以下;b较高目数300目以上;c.高目数300-420目)2.环境因素:高温及风大3.油墨的性质与网板不符(在开发时就应考虑油墨的性质与网板相符)4.灰尘(环境或人为造成)2、印刷不良A.制版孔(丝网)被堵现象:印刷字体不完整对策:1.高目数网砂:使用慢干剂(IPR或T926)2.调节温度3.按标准选择网板(什么油墨选择什么网板)4.灰尘:找出灰尘的根本来源从根本去解决B.印子现象:印刷效果不清晰,字迹模糊原因:1.胶头或

2、刮刀磨损2.油墨的流动性不良(粘度较高)3.网砂(破损)质量问题4.灰尘杂质会导致网版破损5.刮刀压力太大也会导致网版破损(压力须控制好)6.印刷速度万太快也会导致字迹模糊7.原版上有油污或污物8.油墨的量太多,左右压力不均衡对策:1.修正或更换胶头或刮刀2.添加一定的溶剂以减少粘度3.控制源头,防止对网版的污染4.对压力进行调节5.对原版污染处用相应的化学品擦拭干净(备注:以上2类不良为印刷上的主要原因与问题点)C.多印现象:油墨超出印刷范围原因:1.油墨粘度偏低2.油墨刀有磨损3.油墨刀角度太低4.压力太大对策

3、:1.调整粘度2.打磨或更换油墨刀3.调整角度(标准:65°--68°)4.调节压力D.斑点(油墨)现象:斑点(与油墨同色)原因:油墨刀与网板接触时产生静电造成对策:控制好湿度E.干燥时导致不良:①油墨断裂对策:印刷时加20%的溶剂,可供干燥时挥发②漏光(小孔状)原因:1.网板上膜与下膜感光胶未上好(对策:下膜干燥会导致漏光现象,因而在制版时需完全干燥。)2.油墨层较多急速高温干燥也会导致漏光(对速度与高温的控制)3.油墨粘度高也会导致漏光(对策:对粘度的控制)4.感光胶涂的太厚(对策:印刷好后先放20分钟后再干燥

4、)对策:对干燥条件及粘度的控制,使用防止蒸发的溶剂,按标准(油墨:溶剂=10:1)调墨③白化(泛白,是在干燥时产生而不是印刷产生)原因:1.干燥时油墨瞬间凝结2.加热时膨胀,水分子吸入会导致发白,注意控制干燥条件(做试验)3.溶剂的使用:优先选用IPR(慢干剂慢干效果明显)4.油墨与溶剂的比率如不按比率操作也会产生泛白现象④橘皮:与漏光不良的原因及对策相似,也是在干燥时产生,而不时印刷问题(备注:作业时须做好干燥数据记录,以便对策找出标准)⑤气泡:对策同上。⑥条纹:是由重复印刷所产生的波纹状的条纹,属印刷不良,但是

5、经过干燥后才会体现出来,是由于加热后溶剂挥发所产生通常干燥前后会相差0.02mm。小结:目前的印刷不良主要是由于干燥所产生而并非印刷产生。1.板材上的霉菌(与白化类似,也显白色):在高温下会发生此现象。2.开裂(烫金膜):印刷时油墨里的溶剂加的太多,一般称之为感光胶的溶化(导致油墨太厚)备注:分子太密集出原有的常数就会开裂,板材的主要原料为:PMMA,是在天然气下做成的。二、烫金不良3.油墨脱落:原因:原板材上有油性的物质,从而减低了板材的附着力;对策:在印刷前对原板材进行前处理(处理方法:加热、清洗;经过前处理后

6、再放2-3小时后再进行后道工序)烫金膜脱落:原因:使用快干剂所致对策:采用慢干剂小结:造成烫金不良的原因有:1.印刷时2.干燥时3.烫金操作时:按人、机、料、法、环找出主要原因:料(烫金膜)、人(无作业标准与标准条件)。(目前造成烫金不良的主要原因为人与操作方式而造成)按以上对策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