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名师教案新人教版.docx

江苏省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名师教案新人教版.docx

ID:60816893

大小:126.39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2-20

江苏省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名师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江苏省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名师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江苏省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名师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名师教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讲述为主,辅以谈话法和课堂讨论概括问题的能力。重点:①新经济政策:②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难点: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名校名推荐⋯⋯⋯⋯⋯⋯⋯⋯⋯⋯⋯⋯⋯⋯⋯⋯⋯⋯⋯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第周星期年月日课题教时授课教师教基础知识: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个性化处理学和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就;苏联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宪法,通过介绍苏联在目斯大林模式的确立。短时期内社会主标思想教育:通过介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它是苏义建设取得的成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

2、了经就,使学生认识:济的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能力培养:①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来思考优越性,是被历新经济政策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②讨论总结苏联(苏史证明了的。俄)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重大举措,培养学生归纳、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手段教学教学过程步骤(导入新课)提问:我们在第1课学习了世界上第一个无及过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巩固,那么,大家想想,在反对帝国主义程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胜利后,苏俄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呢?(学生回答略)要发展经济,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怎样发展经济,以什么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呢?则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

3、题)战争结束了,政权巩固了,这就为布尔什维克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创造了条件。俄共(布)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采取的第一个重大举措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什么要实施这一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实施以后起了什么作用?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板书)1.实施的原因(板书)四年的世界大战和三年的国内战争对俄国经济造成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不仅如此,还有更重要的,(解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随着形势的发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的情况,农民开始不满,阶级敌人利用农民的不满,在一些地区组织叛乱。为此,党需要制订新的经济政策。再有,为建设社会主义,党制订了俄罗斯全

4、国电气化的远景计划,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1⋯⋯⋯⋯⋯⋯⋯⋯⋯⋯⋯⋯⋯⋯⋯⋯⋯⋯⋯⋯⋯⋯⋯名校名推荐⋯⋯⋯⋯⋯⋯⋯⋯⋯⋯⋯⋯⋯⋯⋯⋯⋯⋯⋯现代化的大生产。而要使这一切成为现实,就要恢复发展经济,特别是要首先恢复和发展农业。1921年3月,根据列宁的提议,布尔什维党通过了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决议,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2.主要内容(板书)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呢?(学生回答略)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如果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布尔什维克党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在经济上采取的第一个重大举措,那么苏联的成立则是党在

5、政治上采取的第一个重大举措。二、苏联的成立(板书)苏联的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为什么要成立苏联呢?这是恢复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加强国防,抵抗外来侵略的需要;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际主义政权性质所决定的。苏联成立的时间是1922年。参加的基础是平等、自愿。当时加盟的共和国有四个,俄罗斯,外高加索,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逐步增加,到1940年共有15个。(引导学生看课本P8《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示意图》)1924年列宁逝世了,这对苏联,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列宁对苏俄(苏联),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所做的贡献永垂史册。列宁逝世以后,以斯大林为

6、首的联共(布)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斗争。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板书)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全国实行五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实现的。1.苏联的"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板书)由于苏联人民的艰苦奋斗,在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期间,苏联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用十几年的时间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走完的道路。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苏联人民的自信心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地位,而且也为以后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苏联的重工业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的情况。但与此同时,其农业在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则是比较落后的,贫富分化也不断发生。如何发展农

7、业。如何使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何使农业适应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联共(布)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2.农业集体化(板书)到1937年,苏联基本上完成了农业集体化,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四、斯大林模式的建立1936年苏联通过了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1936年宪法的颁布,成为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的标志,也是斯大林模式建立的标志: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让学生2⋯⋯⋯⋯⋯⋯⋯⋯⋯⋯⋯⋯⋯⋯⋯⋯⋯⋯⋯⋯⋯⋯⋯名校名推荐⋯⋯⋯⋯⋯⋯⋯⋯⋯⋯⋯⋯⋯⋯⋯⋯⋯⋯⋯看书,找到斯大林模式的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