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改革探索

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改革探索

ID:6082497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2

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改革探索_第1页
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改革探索_第2页
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改革探索_第3页
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改革探索_第4页
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改革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改革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改革探索  摘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必须树立以实践为核心的新的教育观,通过建设一支高水平工程型师资队伍、摸索一种培养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制定一套突出实践能力考核评价标准和办法促进学生实际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构建良好的工程教育平台。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实践;创新;工程教育作者简介:丁志胜(1974-),男,湖北孝感人,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部,高级工程师。(湖北武汉430200)李春霞(1975-),女,湖北荆门人,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讲师。(湖北武汉430070)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理工大学课

2、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3-0022-01“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全面提高我国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宏观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落实这个计划必须重在实践,把实践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把实践渗透到培养的各个环节。7一、树立以实践为核心的新的教育观工科的本质属性之一是它的实践性。这种属性决定了工科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

3、,能够独立地进行实践操作。同时,工科又是一门创造新事的学科,[1]每一个新项目都不是旧项目的完全复制,总是有所改进、有所变化,甚至是大部分或完全创新。工程建设就是一个创造新世界,创造人类美好的生活并从而创造人自身的创造性活动,就是要把“自在的世界”改造为“自为的世界”,改造成满足人类需要的“为我的世界”,把”现实的世界”改造成“理想的世界”。这一特点决定了工科的另一本质属性是创新性、创造性。这种属性决定了工科学生必须具有对现存状态进行反思的批判性思维,敢于摆脱陈旧思想和模式的束缚,敢于向传统的甚至是大家公认的观念提出挑战。也就是说,工科学生不

4、仅需要具有常识的、科学的思维,而且还必须具有哲理的和艺术的思维,具有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能力。7要想创新,要想提出新的工程观念,设计新的工程模式,光以理论到理论是不行的,只有到实践中去才能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创建新模式,从而建立新的工程理论。所以创新性归根结底必须以实践为基础,以实践为依托,这就是说无论是实际的操作,还是创新创造都必须通过这个途径。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科学理论,创新思维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2]因此,卓越工程师培养必须重在实践。在工科教育的全过程中,必

5、须自始至终贯彻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以实践为核心的新的教育观。二、建设一支高水平工程型师资队伍7要想培养有实际工程能力的学生必须要有具备实际工程能力的教师队伍。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际工程能力的教师是不可能带出有实际工程能力的学生的。但在我国现行的工科院校教师队伍中,有相当部分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是直接从学生转变为教师的角色,没有经过实际工程工作的锻炼,加之在高校职称评定的考核中追求科研硬指标,往往以发表论文的篇数和级别来衡量其水平的高低,使得这些教师沉迷在文献堆里看资料写文章,结果是写起论文来夸夸其谈,动手操作起来则束手无策。为改变此种状况

6、,必须从观念、政策、制度上促使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到企业生产第一线接受锻炼和训练。首先,从制度上规定没有工程经历的教师到企业去工作一年以上的时间,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或研发项目,以获得比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其次,对已经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教师,制定定期到企业轮训的制度,[3]以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的实践技能;再者,对于安排到企业工作的教师,学校不能放任自流,学校应成立专门组织安排专门人员对在企业工作的教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监督,使之不流于形式;最后,为了鼓励教师到企业工作和锻炼,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包括教师在企业工作期

7、间的工作计入年度考核的工作量,并支付相应的绩效工资和福利,同时应承担教师往返企业的旅费和其他必要开支,解决教师到企业工作的后顾之忧。三、摸索一种培养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科学基础,试图传授更多的理论知识,培养研究型精英。在教学方法上,基本上是灌输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考试起来头头是道,动起手来不知所措。工程的实践性要求工科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实际动手能力,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工程的创新性要求工科学生必须敢于摆脱成就思想和模式的束缚,开拓创新,因此,必须把工科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作为培养目标,从科学模式回归工程模式,[4

8、]把实践作为教育培养的关键环节,通过工程实践训练7达到对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通过以实践为核心的各种活动达到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第一,提高实验实践课程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