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城镇化形势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我国新型城镇化形势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ID:6083779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02

我国新型城镇化形势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第1页
我国新型城镇化形势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第2页
我国新型城镇化形势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第3页
我国新型城镇化形势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第4页
我国新型城镇化形势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新型城镇化形势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国新型城镇化形势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摘要:新型城镇化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建立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引导我国各地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参照国家城调总队所构建的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1项测度指标,构建了衡量我国新型城镇化形势下的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为验证其合理性,基于Eviews6.0,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0个省市2011年的城镇化质量进行了测度研究。并得出,我国城镇化质量总体水平不高,主要集中在良、中这两个等级,其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从研究结果来看,所构建的城镇

2、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合理性与现实意义。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镇化质量;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F29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0-0065-03引言9近年来,由于国际环境的改变,我国经济面临了极大的挑战,经济增长速度也持续放缓,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成为了当前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首要目标。针对城镇化的讨论目前在我国进行得非常激烈,城镇化成为了热点话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新型城镇化的表述更为醒目,政府新一届领导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曾多次指出,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是城镇化;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3、,关键是提高城镇化的质量[1]。在中央经济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由此可见,在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质量成为了关键,未来我国将要走的是一条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高效率、低能耗、轻污染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建设下,提高城镇化质量已经作为转方式、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在这一关键时期,探究如何构建一个我国新型城镇化形势下的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9在对我国城市化、城镇化质量的研究方面,目前国内已经有诸多学者作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在“十一五”之前,对于城市化质量问题

4、的研究在学术界非常的盛行。袁晓玲等(2008)以陕西省为例,对陕西省的各个市通过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指标,通过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其城市化质量进行了研究[2]。王家庭等(2009)通过以经济指标、社会指标、环境指标、城市化水平构建了城市化质量测评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对我国30个大中型城市的城市化质量进行了测度与分析[3]。然而,由于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重量不重质,许多政府官员将城镇化理解为土地城镇化、房地产城镇化,各地出现了大规模的造城运动,使得我国许多地区出现了千城一面、千篇一律的景象。随着我国大力提倡

5、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后,学术界开始将世界通用的城市化建设改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对于城镇化质量问题的研究也成为了焦点。梁普明(2003)通过从七大方面对我国城镇化的水平进行了测度研究,并得出,在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反映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在我国是不合理的[4]。周一星(2006)文中,指出我国当前的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在总体上基本相适应,并提出未来20年我国城镇化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更应该多关注城镇化的质量[5]。郝华勇(2012)以我国东部十省为例,从经济绩效指标、社会发展指标、居民生活指标、生态环境指标、基础设施指标、空间集约指标、统

6、筹城乡指标7个方面,采用熵值法对我国东部10省的城镇化质量作出了差异化评价[6]。陈明、张云峰(2013),通过总结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国际通用的城镇化指标评价体系,采用人文发展指数通过专家评分法对我国各省、各市的城镇化质量进行了评价分析[7]。9从以上对我国在城镇化质量问题的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当前,对于如何衡量城镇化质量这一问题引起了高度关注,且对于衡量城镇化质量这一指标体系的构建,也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衡量城镇化质量不单只是经济这一指标所能衡量的,目前,城镇化的核心也从经济发展转向了以人为本

7、,重点在于人的城镇化。在构建指标体系中,国内的许多学者在选择三级指标上已经老化,例如,(文盲率、自来水普及率)这些指标并不能反映出我国的城镇化质量。同时,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大部分学者选择的是对我国部分省,或者是部分大城市,很少有学者以我国31个省市为评价样本,且许多的学者采用的分析方法大都为主观赋值法、聚类法、熵值法,鲜有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而且,在大多数的成果中也并未能突出新型城镇化这一理念。因此,本文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上,以新型城镇化作为宏观背景,参照2005年国家城调总队所建立的中国城市化质量指标体系,以经济发展与“以人为本”作为主要指标选取的依据,构建

8、了衡量我国城镇化质量的指标体系。并以2011年我国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