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分类ppt课件.ppt

文言虚词分类ppt课件.ppt

ID:60858352

大小:414.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12-24

文言虚词分类ppt课件.ppt_第1页
文言虚词分类ppt课件.ppt_第2页
文言虚词分类ppt课件.ppt_第3页
文言虚词分类ppt课件.ppt_第4页
文言虚词分类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虚词分类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虚词分类1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现代汉语的虚词一般情况下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文言虚词和实词的分类大体上和现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词一般也归入虚词一类。(除了名词、动词、形容词之外的都是虚词)2代词是代替词、短语和句子的词。它的作用是避免重复,使文章简洁。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三大类。1、人称代词:第一、第二、第三人称3※第一人称代词:我、吾、余、予、之、其吾:吾从而师之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余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我: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2、予: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4※此外:“臣、愚、小人”等代替第一人称时是谦称。臣本布衣愚有片言,望丞相察之。※“孤、寡人、朕”是古代帝王诸侯自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5第二人称代词:汝: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女:子曰:由!诲女知之乎?尔: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而:而母立于兹(而通尔)若:若肯发兵助我乎?若属皆且为所虏乃:家祭毋忘告乃翁子:子盍(何不)言子之志于公乎?尔(而)、汝(女)、乃、若、子6文言第二人称代词中的“尔”、“汝”具有感情色彩,它们是不拘礼节,很随便的称呼,一般只

3、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亲密者之间的称呼,否则就表示对对方的不尊重。“子、足下、君、公、先生、大王、陛下(对君王)”作第二人称时是尊称,相当于“先生”、“您”7第三人称代词:之: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彼:彼与彼年相若也其:秦王恐其破璧。厥: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渠: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诸:诸所言着,单于特空绐…….之、彼、其、厥、渠、诸8※古汉语的第一、第二人称代词,也可在后面加上“辈、属、曹、等、族、徒、侪、俦”字表示多数。“吾辈、吾属、尔曹、尔等”。吾属今为之虏矣若属皆且为所虏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士大夫

4、之族郯子之徒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人称复数92、指示代词表示远指、表示近指。※表示远指:彼、其、夫等。※与现代汉语的那、那个、相当。彼(那个)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微夫(那)人之力不及此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10※表示近指:是、斯、之、然、尔、兹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此、这、这个、这样。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微斯人,吾谁与归?之二虫又何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某所,而母立于兹113、疑问代词代人谁、孰(谁、哪一个)吾孰与徐公美?且行千里,其谁不知人非生而知之,孰

5、(誰)能无惑代事物何、胡、恶、(什么)其间旦暮闻何物豫州今欲何至彼且恶乎待哉!12表处所安、焉、奚(在哪里、哪里)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沛公安(哪里)在?彼且奚(哪里)适也?13副词141、程度副词轻微程度:少、稍、略等,翻译为“稍”“略微”“丝毫”注:“稍”在上古作“渐渐”讲,唐以后才有“稍微”义。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稍微)稍迁至(渐渐)15加深程度:愈、益、弥、更、尤等,翻译为“更加”“尤其”“越来越”。余闻而愈悲。(更加)是故圣益圣奉之弥繁,侵之愈急16极高程度:甚、至、绝、殊、最、极、良、颇佛印绝类弥勒吾至爱汝

6、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赤壁赋》廉颇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很极)秦王目眩良久172、范围副词表范围广(表总括)悉、咸、皆、尽、毕、举、具、胜、凡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182、范围副词表范围有限:仅、止、直、惟、唯、但、特、徒翻译为“只”“仅”“只是”等室仅方丈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直好世俗之乐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徒慕君之高义192、范围副词表总共或共同:

7、共、同、俱、并、偕、齐、相与。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于是舍人相与谏曰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落霞与孤鹜齐飞20兼词古代汉语里,用一个字的形体而兼有两个字的读音或意义的词。21诸:“之”和“于”的合音。“之”是代词,“于”是介词。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焉:用在动词后,相当于“于之”,“于”是介词,“之”是代词。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22盍:相当于“何不”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2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