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题(无答案).docx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题(无答案).docx

ID:60907512

大小:18.7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1-02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题(无答案).docx_第1页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题(无答案).docx_第2页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题(无答案).docx_第3页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题(无答案).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题(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章特殊三角形一、选择题1.在直角三角形中,若勾为3,股为4,则弦为()A.5B.6C.7D.82.在Rt△ABC中,∠ACB=90°,CD⊥AB于D,CE平分∠ACD交AB于E,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A.BC=ECB.EC=BEC.BC=BED.AE=EC3.如图,AB∥CD,AD=CD,∠1=65°,则∠2的度数是()A.50°B.60°C.65°D.70°4.如图,AD,CE分别是△ABC的中线和角平分线.若AB=AC,∠CAD=20°,则∠ACE的度数是()A.20°B.35°C.40°D.70°5.如图,将一个三角形

2、纸片ABC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E处,折痕为BD,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AD=BDB.AE=ACC.ED+EB=DBD.AE+CB=AB6.如图,将△ABC折叠,使点A与BC边中点D重合,折痕为MN,若AB=9,BC=6,则△DNB的周长为()A.12B.13C.14D.157.“赵爽弦图”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a,较短直角边长为b.若ab=8,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5,

3、则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9B.6C.4D.3第1页8.若实数m、n满足等式

4、m﹣2

5、+=0,且m、n恰好是等腰△ABC的两条边的边长,则△ABC的周长是()A.12B.10C.8D.69.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果AB⊥CD,AB⊥EF,那么CD∥EF,证明的第一个步骤是()A.假设CD∥EFB.假设AB∥EFC.假设CD和EF不平行D.假设AB和EF不平行10.如图,已知在△ABC中,∠BAC>90°,点D为BC的中点,点E在AC上,将△CDE沿DE折叠,使得点C恰好落在BA的延长线上的点F处,连结AD,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6、A.AE=EFB.AB=2DEC.△ADF和△ADE的面积相等D.△ADE和△FDE的面积相等11.如图,AD是在Rt△ABC斜边BC上的高,将△ADC沿AD所在直线折叠,点C恰好落在BC的中点处,则∠B等于()A.25°B.30°C.45°D.60°12.如图,将矩形ABCD沿EM折叠,使顶点B恰好落在CD边的中点N上.若AB=6,AD=9,则五边形ABMND的周长为()A.28B.26C.25D.22二.填空题1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50°,则它的顶角的度数为.1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130°,则它的顶角的度数为.1

7、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9cm,则它的周长为cm.16.如图所示,在等腰△ABC中,AB=AC,∠A=36°,将△ABC中的∠A沿DE向下翻折,使点A落在点C处.若AE=,则BC的长是.第2页17.在△ABC中,AB=AC,∠BAC=100°,点D在BC边上,连接AD,若△ABD为直角三角形,则∠ADC的度数为.18.把两个同样大小的含45°角的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中一个三角尺的锐角顶点与另一个的直角顶点重合于点A,且另三个锐角顶点B,C,D在同一直线上.若AB=,则CD=.19.如图,在Rt△ABC中,∠

8、C=90°,BC=2,AC=2,点D是BC的中点,点E是边AB上一动点,沿DE所在直线把△BDE翻折到△B′DE的位置,B′D交AB于点F.若△AB′F为直角三角形,则AE的长为.20.我们规定: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一个底角度数的比值叫做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值”,记作k,若k=,则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度.21.如图,把三角形纸片折叠,使点B、点C都与点A重合,折痕分别为DE、FG,得到∠AGE=30°,若AE=EG=2厘米,则△ABC的边BC的长为厘米.22.如图,在直角△ABC中,∠C=90°,AC=6,BC=8,P、Q分别为边BC、

9、AB上的两个动点,若要使△APQ是等腰三角形且△BPQ是直角三角形,则AQ=.三.解答题23.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交BC于点D,过点D作DE∥AB交AC于点E.求证:AE=DE.24.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点D在CB边上,∠DAB=∠B,点E在AB边上且满足∠CAB=∠BDE.求证:AE=BE.25.如图,在△ABC中,AB=AC,CD是∠ACB的平分线,DE∥BC,交AC于点E.(1)求证:DE=CE.(2)若∠CDE=35°,求∠A的度数.26.如图,BD是△ABC的角平分线,DE∥BC交A

10、B于点E,EF∥AC,EF分别交BC、BD于点F、G.第3页(1)求证:BE=CF;(2)若AE=BE,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请直接写出图中所有的直角三角形.27.如图,点D、E在△ABC的BC边上,AB=AC,AD=AE.求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