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学管理改革探析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学管理改革探析

ID:6090986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02

上传者:U-3335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学管理改革探析_第1页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学管理改革探析_第2页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学管理改革探析_第3页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学管理改革探析_第4页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学管理改革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学管理改革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学管理改革探析  [内容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的教育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地深入。改革既能够保障学校的发展,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保障,又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障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新课标;改革;中小学;教学管理;初探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的教育管理制度也在改革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目前在改革中还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管理思想,教学方式还比较落后,教学管理的效益不高等。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围绕在新课改中对于中小学教学管理的认识,中小学教学管理的意义以及中小学教学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一、在新课改中对于中小学教学管理的认识8 在传统的中小学教学管理过程中,其根本目的是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能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而新课改的教学管理,依旧把提升教学管理质量作为基本目标。与此同时,在中小学教学管理中,更加重视学生个人的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更加关注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学有比较新颖的认识,比如:学习某一个课程对于不同的老师和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意义,他们会从中感悟到不同的思想观念。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个体的认识,绝对不能强迫他们统一观念。教学过程,也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应该从多层次、多元化的角度中,去评价新课程改革的标准。比如:教学管理的质量有没有提高,能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有没有进步等等。二、中小学教学管理的意义对中小学进行教学管理,是依照国家的教育目标进行的;它是一项有组织、有评价、有计划、有控制的具有保障性的活动。在学校活动中,教学管理具有独特的意义,只有认清这一点才能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8 第一,能够保障学校的发展。学校发展具有多种样式,然而最基本的要素是办学特色和水平、教师队伍、教学质量。这些要素,都会一一体现在教学管理中,并得到相应的强化。其一,教学质量在教学管理中占据核心地位,教学质量关系到教学管理的很多方面,如:教学控制、教学领导、教学组织、教学规划、教学创新等,如果没有教学质量,这些教学管理活动就变得没有意义。其二,办学的特色和水平是教学管理的根本,它和提高师资队伍、教学质量是相辅相成的。有了优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使提高教学质量称为可能,办学的特色、水平才会显现出来。简而言之,好的老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反过来说有了较高的教学质量,也能够促进教师个人能力的提升。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教学质量会上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其三,优质的师资队伍是教学管理的关键。学校的发展是人的发展,只有有一个优质的师资队伍,才能促进教学的发展,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保证。第二,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保障。教师在学校教育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学管理不单单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同时也可以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保障。其一,教学管理必须加强教师的责任感,为其成长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当具备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再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规章制度、政策法规等,增强教师在教育人本性、社会性上的认同感,进而将教师的教育使命、教育情感激发出来。其二,教师的资源配置是其成长的机制基础,所以必须要将其优化。运用课题团队制、教研制、支教制、轮岗制、师徒制以及导师制等人事管理制度,给教师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师的才能和核心,并使教学资源的到开发和利用。其三,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其成长过程中的技术基础,也必须使其得到相应的规范。运用一些规范、要求,把教师教学中不规范的地方纠正过来。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规范意识,从而使专业技术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8 第三,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实现学生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教学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的管理功能中,教学管理涉及到很多地方。其一,它涉及到对教学的评价。评价作为一种评判活动、一种导向活动,在教学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评判学生的全面发展活动,并不是简单的给予肯定或是否定。其更重要、更关键的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并劝说他们放弃违背社会发展需求的思想标准和思想行为,放弃违背教育规律的活动。其二,它涉及到教学行为是否规范的问题。当教学行为具有了一定的规范性,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使其成为可能。进行科学、合理、规范的教学管理,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助手。其三,它涉及到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和规划。进行不同的规划,所形成的教育教学活动也不尽相同,当然最后的成果也不一样。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管理。第四,能够保障教学的秩序。要想确保国家的教育目标能够实现,就要创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教学管理环境。为使教学管理活动更有效、更有秩序,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并设定统一的流程。只有在教学管理中,将各个方面都统一管理,才能使教学活动具有秩序性,从而也能够实现国家的教学目标。三、中小学教学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8 第一,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管理思想。目前,一些地方在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仍然得不到突破,其中主要是因为没有从思想上做出相应的转变,依旧沿用过去的管理思想和观念。人们的管理意识十分薄弱,这一点不仅仅表现在教学管理中,对于整个学校以及宏观教育的管理中也存在很大的欠缺。由此看来,要重新认识管理,把管理看成是一种发展,并且在教学管理发展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创新、探索和改革。第二,教学方式还比较落后。中小学在进行教学管理时,有的依旧应用整齐划一的手段。比如:统一检测、统一辅导、统一作业、统一教案、统一进度等。这种统一的教学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个性化发展的今天。例如:在一些学校中,教室的后门通常会有一个长方形的小窗口,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学校的管理干部常常会从这儿观看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这个举动会让教师感到不舒服。然而,在更加重视多元化,强调个性化的今天,教师在教学行为、教学方式等问题上,应该具有自主权。对于学生来说,不拘一格的教学方式,会具有更强的吸引力。管理者在教学上,应该给予学生和教师更多的空间。8   第三,教学管理的效益不高。在中小学教学管理中,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影响管理效益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其一,投入少,特别是教育经费的投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校的硬件设备也应该得到相应的强化,但是在一些农村中小学中,学生没有见过计算机,也从没有上过计算机课;还有一些学校自己虽然搞了一些科研,但是常常因为经费不到位,而被迫终止课题。其二,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浪费现象体现在管理对象中的各个部分,比如:信息、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一些学校在平常上课时,教学模型、仪器、挂图等统统见不到,当上级检查时赶紧就把崭新教具的拿出来。其三,学校的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存在问题。由于管理机构冗杂,管理人员过多,做事时责任分散,常常会使管理的效率比较低下。四、面对所出现的问题所应采取的解决措施第一,要树立科学的管理观念。管理观念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一次两次的学习就可以形成的,要经过科学的管理实践来实现。目前,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过分的重视规范性、公平性和客观性。我们要树立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观念,要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其一,在教学管理问题中要具备科学的理论,创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进行教学管理时,要重视信息的收集和定性以及信息的运用、反馈。其二,在教学管理中,树立一个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管理中,人始终是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此看来,进行教学管理时,要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调动教师、学生在教学管理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学生和老师的需求,从而促进管理的人性化。给老师和学生的教学创建更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能够自由的进行对话交流。8 第二,加强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目前,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不够高,应该加强管理人员素质的建设。其一,应该给管理人员制定一个固定的工作量,并鼓励他们不断地优化工作。其二,要让管理人员从日常杂物和琐碎的小事中解脱出来,把时间用在学习和研究先进性的教学管理和教育理念上。在这个过程中,要和自己的水平、学校的教学工作相结合,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还应该重视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并给他们制造更多出国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开拓视野,提升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第三,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将教学管理制度化,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管理的水平。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包括很多环节,如:批、评、教、备、考等。在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和规章时,要注入人性化的因素。在教学管理中要多鼓励,从而使老师能够更敬业,学生在学习中也更加积极、主动。让教学管理制度化、标准化,实际是为了可以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五、总结中小学的教学管理在改革的进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比如:要树立科学的管理观念、加强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制定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等。8 参考文献:[1]郑学燕,马忠丽,路宏.从教学管理到课程管理——论我国中小学的教学管理改革[J].甘肃高师学报,2009,06:87-90.[2]文必勇,孙景霞.中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十大问题[J].教学与管理,2001,01:18-20.[3]林藩.中小学教学管理实现性认识问题探析[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03:75-80.[4]肖正德.我国中小学教学制度文化:批判与重建[J].全球教育展望,2009,08:35-39.[5]洪流.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中小学教学管理中的运用及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2:175-176.(责任编辑武之华)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