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3.4.5《秋水(节选)》共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3)10.docx

高中语文3.4.5《秋水(节选)》共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3)10.docx

ID:60913533

大小:15.5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1-02

高中语文3.4.5《秋水(节选)》共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3)10.docx_第1页
高中语文3.4.5《秋水(节选)》共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3)10.docx_第2页
高中语文3.4.5《秋水(节选)》共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3)10.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3.4.5《秋水(节选)》共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3)10.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校名推荐⋯⋯⋯⋯⋯⋯⋯⋯⋯⋯⋯⋯⋯⋯⋯⋯⋯⋯⋯3.4.5《秋水(节选)》共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3)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阐发的人生哲理,力戒骄傲。2、学习对比的方法。3、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式。4、背诵课文。教学设想:教时:一课时。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词语、句式和对比的方法,理解文中阐发的人生哲理。教法:1、自读、研讨,疑难处教师作适当讲解、点拨。2、利用内容和结构的特点,指点背诵的方法。3、指导学生理解、积累和正确使用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教学过程:一、导入:小学时学过唐代诗人王

2、之涣的千古绝句《登鹳雀楼》。(背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描绘出一幅辽远壮阔的山河图,气势宏大,笔意高远。后两句富有哲理: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须再登上一层高楼。启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现实生活的确如此,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贻笑大方。这个道理,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就已有阐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选自《庄子》的散文片段节选《秋水》。(板书课题)二、作者介绍:庄子,名周(约公元前369年---约前286年),战国时代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城(河南商丘

3、县附近)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曾任蒙漆园吏,但不久辞去,不愿和统治者合作。《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接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读第二教材P116)(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二大夫余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翻译:庄子在濮水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

4、“想以管理全国的重任相委任。”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庄周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1⋯⋯⋯⋯⋯⋯⋯⋯⋯⋯⋯⋯⋯⋯⋯⋯⋯⋯⋯⋯⋯⋯⋯名校名推荐⋯⋯⋯⋯⋯⋯⋯⋯⋯⋯⋯⋯⋯⋯⋯⋯⋯⋯⋯

5、本区,无大小、、寿夭、生死、善、得失、荣辱都是相的。庄子思想比复,基本上属于主唯心主;主保身、全生、养、尽年。庄子的思辨的哲学智慧常常令人神往。代表作《庄子》,存33篇。《庄子》散文是国中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不拘墨,化无端,充了浪漫主色彩和郁的意。三、整体感知,梳理言知。1.范。正音:灌(ɡuàn,注入)泾(jīnɡ,同“径”)涘(sì,水)渚(zhǔ,水中的小地)望洋(wànɡyánɡ,仰而望的子)难(nán,以)旋(xuán,掉)殆(dài,危)2.学生朗文至“⋯⋯尽在己”。梳理言知:①1、重点字。灌、涘、渚

6、、焉(气,无)2、通假字:(同“径”,直。)(同“辨”,分辨,辨。)②活用。(名状,随令,按)美(形名,美景)③古今异。河(古,特指黄河。今,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于是(古,在,候;今,表承接)3.学生朗文至“⋯⋯尽在己”。梳理言知:①重点字。②活用。东(名状,向)面(名,面)少,(意,⋯少,小看;⋯,)③古今异。至于(古,到了;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北海(古,北方的大海;今,我国一部分海域,即海的北部)面(古,面朝;今,东边)面目(古,;今,的形状,相貌)大方(古,深明大道的人,或通某种学的人;今,①不吝;②自

7、然,不拘束;不俗气)④特殊句式。定后:道百;前:以莫己若.我之也.被:吾笑于大方之家.⑤固定格式:1吾非至于子之,殆矣。(“非⋯⋯”,表示假,:“不是⋯⋯就⋯⋯”。)2且夫我少仲尼之。(“且夫⋯⋯”,再,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意思。)3吾笑于大方之家.(“⋯⋯于”,被⋯⋯所)⑥成。1望洋(望洋,仰貌,抬向上看的子。本指在大的事物面前感自己的藐小,今多比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感到无可奈何)2笑大方(笑大方:内行笑)3大方之家(指学渊博或精于某种技之人)四、理解思想内容。: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启学生敞开思路,大胆表看法)提示:下述点

8、都符合文意。1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自知之明;2受益,招;3自大由于无知;4知耻近乎勇;5克服主主,防止片面性;6有比才能有。四、指背。文构,次清楚,可采用关系法背。先划分次,概括意。第一上有两句,第一句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