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村居》教学课件—人教部编版.pptx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村居》教学课件—人教部编版.pptx

ID:60946366

大小:4.87 MB

页数:26页

时间:2021-01-07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村居》教学课件—人教部编版.pptx_第1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村居》教学课件—人教部编版.pptx_第2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村居》教学课件—人教部编版.pptx_第3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村居》教学课件—人教部编版.pptx_第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村居》教学课件—人教部编版.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村居》教学课件—人教部编版.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古诗二首村居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1.认识“莺、拂”等生字,会写“诗、村”等字。2.学习《村居》这首诗,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诵古诗、背诵古诗。学习目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那你们谁知道他的另一个名字叫什么吗?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著作有《拙吾诗稿》等。风筝,是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经2000多年。据传,墨翟用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这是人类

2、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了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用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到南北朝时期,风筝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运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朝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场景。莺拂堤柳醉yīngfúdīliǔzuì我会认童加一加:立+里=童组词:儿童识字方法柳字源识字诗村童我会写村cūn组词:村庄村民造句:这个村庄非常美丽。不要写成“才”易错字童tóng造

3、句: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不要和“重”写混组词:儿童童年诗shī造句:这首诗歌是需要背诵的。偏旁部首要看清,“诗”字“待”字要分清。组词:诗人诗歌拂堤:轻拂堤岸。春烟:春天空气中淡淡的雾霭。散学:放学。词语解释朗读课文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读课文,说说纸鸢是什么?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放风筝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句描绘的时间展现出了柳条微微摆动的样子刻画了儿童放学归来放风筝的“乐春园”,景

4、人合一,相映成趣。“拂堤杨柳醉春烟”中拂和醉有什么作用?“拂”“醉”二字,用拟人的手法,写活了柳树的娇姿、柔态和神韵。其中的“醉”字能不能替换,为什么?不能,诗人用一个“醉”字赋予了杨柳生命,将杨柳写活了,写出了杨柳的娇柔和神韵。“草长莺飞”是描写春天的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哪些?春暖花开莺歌燕舞花红柳绿知识积累分享一下春天你最喜欢的活动吧?放风筝春游能力提升春意盎然活泼欢快村居自然景物:草长莺飞拂堤杨柳人物活动:儿童散学放纸鸢板书设计《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间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

5、景,抒发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之情。一、给下列字组词。诗()童()村()寺()里()付()诗人儿童村落寺庙里面付钱1.莺飞,拂堤杨柳醉。二、读一读,填一填。草长2.儿童放学归来早,。二月天春烟忙趁东风放纸鸢纸鸢和风筝的关系纸鸢指的是风筝。现在我国有些地方还称风筝为“纸鸢”相传,风筝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它是用木板或竹片做成的,主要用于军事,称之为“木鸢”。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用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后来,因为有人在上面加了竹笛,风一吹,就发出像古筝那样的声音,于是就有了“风筝”的叫

6、法。下课了同学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