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赏析精华版2016年).docx

从军行(赏析精华版2016年).docx

ID:60977103

大小:68.2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1-16

从军行(赏析精华版2016年).docx_第1页
从军行(赏析精华版2016年).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从军行(赏析精华版2016年).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诗中写了一位书生从军边塞,抵御外患的过程(意思相近即可)。2.全诗采用的是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其中,首联采用__实写的写法,先交代_赴边缘由及心中所感_;中间两联采用_虚写的写法,描写想象之境,反映军威战况;尾联采用实写的写法,表达从军赴边的强烈愿望。全诗富有_浪漫_主义色彩。3、“牙璋”“凤阙”“铁骑”“龙城”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借代的修辞手法。“牙璋”“凤阕”“铁骑

2、”“龙城”都是借代。“牙璋”代指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阕”代指长安宫阙。“铁骑”代指精锐的唐军。“龙城”代指敌人的要塞。4、本诗用“照”“辞”“绕”这些动词写出了书生从军的原因和过程,请作简要分析。三个动词描写了三幅典型的画面。一个“照”字写出了敌军入侵之急,这激起了“书生”心中的爱国情怀。一个“辞”字写出了“书生”辞别朝廷,告别家人,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的情景。一个“绕”字,写出唐朝的军队把入侵的敌军紧紧地包围起来,一场激战就在眼前的情景,也表现了英雄的气概。三个动词高度概括,生动地描写了书生从军的原因和过程,语

3、言准确、凝炼。5.(2010中考模拟)首联中“照”字用得非常生动传神,富于表现力,请说说它的表达作用?“照”是“照亮”的意思;本句的意思是“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首都,照亮了长安”;用夸张手法,突出强调了外患严重、战事紧急的军情 ,使人仿佛真的看见战火就在眼前,渲染了紧张的气氛。紧张的局势,势必引起诗人的关注,自然而然的引出下文的“心中自不平。6、请赏析颔联。颔联“牙璋”句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信符,“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诗人用这两个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

4、场面的隆重和庄严。“铁骑”句写唐军已经神速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绕”形象写出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这两句对仗工整,不仅句与句对,而且句中也对,整齐的对仗,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7.“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哪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视觉、听觉或色彩、声音。8. 展开想象,描述“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所展现的画面。  大雪漫天飞舞,天色昏暗,使军旗上的图案颜色变得模糊黯淡了;狂风呼啸,战况激烈,凛冽的寒风夹杂着紧急的战鼓声和呐喊声9、

5、第三联描写战斗的情景,诗人是从什么角度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的?试作简要赏析。诗人没有正面描写战斗的激烈,而是从侧面,采用景物描写和气氛烘托的艺术手法来描写一场激战。“雪暗凋旗画”从人的视觉出发,写出了边塞环境的恶劣,天昏地暗,大雪弥漫,遮天蔽日,连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从侧面衬托出了将士们的昂扬斗志,表现了战斗的残酷。“风多杂鼓声”,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惊心动魄,烘托出战斗的激烈和悲壮。10.第三联两句写得十分传神,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这两句描绘了大雪弥漫,遮

6、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的艰苦、壮烈的景象;(2分)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和视听结合的描写手法;(2分)表现了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2分)10答:11.(2012黑龙江中考模拟)赏析“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一句。      ①两句诗运用景物描写,以战地风雪烘托出战场的紧张和肃杀气氛,以自然环境中风、雪的冰冷、无情代替了对血腥战场的直接描绘;②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了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

7、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的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的场面12.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请结合首尾两联作具体分析。(5分)抒发了诗人保边卫国、欲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1分)首联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而是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由烽火自然引发诗人心中不平之志和保家卫国之情。(2分)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为国献身的愿望。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2

8、分)13、最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现了怎样的现实和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民族心态;忠君报国和建国立业的思想。(表达了诗人投笔从戎、卫国立功的豪情壮志。)14、下列四项是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 这首诗采用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的跳跃式结构,写出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  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