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的编写原则.doc

导学案的编写原则.doc

ID:60985925

大小:1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1-17

导学案的编写原则.doc_第1页
导学案的编写原则.doc_第2页
导学案的编写原则.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导学案的编写原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导学案的编写原则导学案是集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分层次的评价练习(练案)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合一”的文本,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30+5+5”课堂教学模式能否实现课堂的实效高效,导学案质量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精心编写导学案,编好导学案,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为孩子的学习确定科学的“导航仪”,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性更强,内容更具体,方法更科学,效果更明显。编写导学案需要老师明确分工,规范流程,严格验收,高效完成。导学案要求教师根据每一节课教学内容、学习目标,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来编写学习方案。一.

2、编写要求:在原来学案或讲学稿的基础上加以修改。(一)导学案的编写形式:导学案包含课题、课型、时间(使用时间)、执笔者、审核者;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指导(实施方案、策略步骤)、学习过程、课后反思、参考答案(视学科而定,由教师参考)。(二)编写原则:编写导学案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主体性(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2)导学性(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3)探究性(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4)层次性(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5)开放性(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6)创新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7)民主性(

3、师生可共同参与)、(8)实践性(让学生在做中学)。(三)具体编写要求:1、“学习目标”与“学习重难点”部分力图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融合,注重研究教材、研究学生,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表述学习目标时不可含糊其辞,要避免用“知道、了解、欣赏”等词,尽量用“写出、背出、列出、辨别、比较”等意义确定、易于观察的行为动词。还要尽量让学生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2、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学法指导”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文本方法的明示,即指导学生采用有效、灵活、多样的方法去阅读文本,达成目标,提

4、高学习的有效性。进行学法指导大致有这样一些途径:学法的直接介绍;教学过程中的示例引导和及时点拨等。学法的直接介绍就是导学案上专门设计的一个“学法指导”版块,对学生学习某一课的具体方法作出指导性说明。除了学法的直接指导外,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法进行示例引导和及时点拨。3、“学习过程”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拓展延伸·巩固。需要强调的是各环节必须有具体的实施方案、互动策略和操作步骤,便于学生实际操作。预习决非一般意义上的通读和浏览,而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它需要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去感知新的知识,去开展观察、识记、

5、联想、想象、辨析、比较、综合等一系列智力活动,去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预习更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的自学活动。因此可以说,预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已获得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指导下,利用各种学习条件和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要“运用自己的心力,去尝试了解”新的学习对象。可见,这一学生自我求知的过程,就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就是自学能力培养的过程。有些导学案的“预习导学”设计不合理,或过于简单,或问题太大,指向性不明,造成学生在预习时要么不需动什么脑筋就能完成预习作业,

6、要么是无从下手。因此,我们要在优化导学案的预习设计上下功夫,就必须认真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和学法,“课堂学习·研讨”部分主要是根据所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两个方面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通过课堂组织教学来解决问题,以达成导学案上所设定的学习目标,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设计问题情境时:(一)要充分考虑学生回答问题的思维出发点,要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结合;(二)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坡度,要善于给学生“架梯”。由浅入深式的台阶式提问使学生人人都有思考的机会,又能显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全体学生的智力

7、发展。(三)要本着素质教育“面向全体”性原则,不能遗漏“学困生”。因而要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只有做到以上三点,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去探究自己有能力解决的问题,从而获得一种成功感,激发他们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兴趣是创造性地学习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实践证明,学生有了兴趣,才会自觉地花时间、下功夫、动脑筋,积极地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做到“学有所乐”,达到“学有所获”。需要提醒的是除了在导学案上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外,在具体操作时,还要处理好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关系。切忌机械地一问一答地回答导学案上的问题,而应紧扣文本,在不

8、断的教学生成中达成教学目标。“拓展延伸·巩固”部分主要是针对课堂学习研讨的内容来设计一些衔接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