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证第一章 急危重症.ppt

脱证第一章 急危重症.ppt

ID:60996032

大小:134.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1-01-19

脱证第一章  急危重症.ppt_第1页
脱证第一章  急危重症.ppt_第2页
脱证第一章  急危重症.ppt_第3页
脱证第一章  急危重症.ppt_第4页
脱证第一章  急危重症.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脱证第一章 急危重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脱证第一章急危重症2一、定义脱证是因邪毒侵扰,脏腑败伤,气血受损,阴阳互不维系而致的以突然汗出,目合口开,二便自遗,甚则神昏为主要表现的急危病证。【概述】历史沿革“脱”之名源自《内经》。《灵枢·通天》:“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也。”《灵枢·决气篇》,篇中记载:“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4四、现代医学的认识属急危重症。西医学各类休克可参考本病救治。【概述】本病为元气不足,营卫失和,邪毒内侵,或伤津耗液,损精亏血,脱气亡阳,以致五脏败伤,阴枯于下,

2、阳尽于,上引下竭,阴阳互不相抱,五络俱衰。属急危重症。5总的病理机制:【病因病机】6病因l.外中邪毒,虫毒,金创2.情志失常3.误用汗、吐、下法【病因病机】7病机病位《素问·热论篇》言:“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阐明了脱证的病位、病机、演变与结局,其病位是五脏六腑皆受病;病机是荣卫不行,血脉不通,循环衰竭;演变与结局为五脏不通,而致死亡。【病因病机】8【病证辨析】一、疾病诊断要点1.起病急骤,每见于久病体虚,亡血脱液,暴吐暴泻,热毒内陷,严重烧伤者。2.神情淡漠或烦躁,面色苍白或灰白或紫赤,语声低弱,息微而促,大汗淋漓,尿少或无尿,舌淡白而干,脉沉

3、细数,甚则卒然昏仆,目台口开,二便自遗,手撒肢冷,脉芤或伏。9二、证候诊断要点1.气脱神志淡漠,声低息微,倦怠乏力,汗漏不止,四肢微冷,舌淡,苔白润,脉微弱。2.阴脱神情恍惚,面色潮红,口干欲饮,皮肤干燥而皱,舌红而干,脉微细数。【病证辨析】10二、证候诊断要点3.阳脱神志淡漠,声低息微,汗漏不止,四肢厥冷,舌淡,苔白润,脉微弱。甚者突然大汗不止或汗出如油.神情恍惚,四肢逆冷,二便失禁,舌淡而润,脉微欲绝。【病证辨析】11二、证候诊断要点《甲乙经》指出了精、气、津、液、血、脉六气之脱。古人认为六气在人体各有其分布,其功能主次的区别,均有其分布的脏器所支配。六气化源均受

4、于胃,若六气虚而脱失,则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化源气绝,病势危笃。【病证辨析】12三、鉴别诊断要点1.神昏以神志不清为特征。可突然出现,更常见于慢性疾病过程中渐次出现,多见于内科杂病危重阶段,发病前可有头昏,恶心,呕吐,心慌,气急,肢麻,偏瘫,尿少,尿闭,浮肿等症状。2.厥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常伴四肢厥冷.面色苍白,一般移时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实证居多。脱常有大汗淋漓,目合口开,二便失禁,脉微或伏,不一定有昏仆,四肢厥冷。厥脱可以同时出现。【病证辨析】3.中风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急性起病,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舌歪斜为主症

5、。4、闭证:神昏,牙关紧闭,口噤不开,肢体强痉,分为阳闭阴闭、阳闭,兼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象弦滑而数;阴闭,面自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象沉滑或缓。脱证: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股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出,二使自遗,鼻息低。13【病证辨析】四、相关检查:常见血压下降,脉压缩小  脱液时,红细胞压积升高、失血时,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中心静脉压可降低。急救处理 一、常规处理:脱证是临床急危重症,应立即进入抢救程序,予吸氧,鼻饲,静脉给药,针灸等综合救治。1.鼻导管或面罩吸氧.2.24小时监测神志、呼吸、血压、心率。

6、3.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扩容基础上适可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14【病证辨析】一、治疗原则【治疗】本病属内科急危症,为阴枯阳竭,阴阳不相维系之象。治疗当以治疗上应益气回阳救阴,急固其本为原则。治本一、治疗原则【治疗】一为补气回阳急救其标:《石室秘录·收治法》中有:“大汗症多属阳脱,有用大剂量参附汤者”。《景岳全书·厥逆》言:“此气脱证也,宜参、芪、归、术、地黄、枸杞,大补元煎之属,甚者回阳饮(四味回阳饮:人参、附子、炙甘草、炮干姜,加当归身、熟地为六味回阳饮),独参汤之类主之”。“血脱者急用人参一二两煎汤灌之,但使气不尽脱,必渐苏矣。然后因其寒热徐为调理,此所谓血脱益气也。

7、”对于脱血的救治当以急救其标,回阳固脱,才能获得治本之时机。治本一、治疗原则【治疗】二为维系阴阳平密是救脱之本:如《临证指南医案·徐灵胎评语》言:“亡阳之汗,下焦空虚,此乃急危之证,非参附不能回阳。盖脱阳者非无阳也,乃阳气上越,而不肯附于阴也。故欲止其汗必用阴药以维系之,必重用白芍”。孤阴不升,独阳不长,无阴则阳无以化,无阳则阴无以生。善补阳者必阴中求阳,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善补阴者阳中求阴,阴得阳升则泉源不竭。因此谨察阴阳而调之,以平为期,维系阴阳之平密是治脱之本治本一、治疗原则【治疗】二为维系阴阳平密是救脱之本:如《临证指南医案·徐灵胎评语》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