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孙膑兵法_中战争法思想浅析

_孙膑兵法_中战争法思想浅析

ID:6103354

大小:178.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02

_孙膑兵法_中战争法思想浅析_第1页
_孙膑兵法_中战争法思想浅析_第2页
_孙膑兵法_中战争法思想浅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_孙膑兵法_中战争法思想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文与社科·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JournalofWuhanInstituteofTechnology《孙膑兵法》中的战争法思想浅析欧阳爱辉(湖南工学院工商管理系,湖南衡阳邮编421000)摘要:《孙膑兵法》是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的代表作。它除了具有大量的军事思想外,还带有朴素的战争法思想。这其中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战争权的态度;二是对战争手段和方法的限制;三是对待敌国军民“五恭五暴”的思想。关键词:孙膑兵法;战争法;军事思想;战争权中图分类号:E8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31X(2005)03-0017-

2、0317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的代表作《孙膑兵下服矣”③的军功思想。武法》,据《汉书·艺文志》所载,共八十九篇,图四一、《孙膑兵法》中关于战争权的态度汉卷。作者通过这部兵书,兼收并蓄了春秋末至战国战争权,简言概之,即发动战争的权力。《孙职前期丰富的战争实践经验,多维度、全方位系统地膑兵法》在战争权问题上,由国家本位出发,很业反映了自己一系列军事思想,迄今为止仍在国内外大程度效仿着法家思想,对战争持积极肯定态度,技术思想文化史研究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即要求使用战争权。④如《孙膑兵法·见威王》学战争法,即“调整交战各方之间、交战各方与中就明确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

3、下服矣”,认院中立国以及其它非交战国之间的关系,规范交战行为在具体历史条件下,可以通过发动战争来解决问学为和规定保护平民、战斗员及战争受难者的原则、题。孙膑为了驳斥儒家的“三代之得天下也以报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称。”[1]尽管《孙膑兵法》中主①二仁”、“善战者服上刑”、“威天下不以兵革之O要是关于作战指导方面的论述,如“所以知敌,所利”②等仁义思想,还大量引用孔孟学说津津乐道O以曰智”、①“用阵三分,诲阵有锋”②等等,但的“三皇五帝”之历史典故来说明战争的不可避免五现代解释学告诉我们:文本的意义并非完全确定,它永性。他指出,“昔者,神戎(农)战斧燧;黄年远处于开放之中

4、。随着历史语境(Context)的变迁,不帝战蜀禄(涿鹿)⋯⋯汤放桀;武王伐纣⋯⋯式第三同时代的不同解释者可做出各类不同解释,即可赋予礼乐,垂衣裳,以禁争夺。此尧舜非弗欲也,不期文本以不同的新意义。故从法律文化学角度而言,可得,故举兵绳之。”③既然连所谓的“圣人”都《孙膑兵法》中还包含着朴素的战争法思想。孙膑作必须借助战争手段才能巩固自己统治,那烽烟交炽为战国时期的一代兵家翘楚,处在一个儒法思想交的战国时代又如何可以幸免?孙膑在这种鼓励战争汇并激烈撞击的年代,他便既秉承了儒家的非战、的思想指导下,通过多次战争,尤其是公元前353人道主义观念,又恪守着法家“战胜而强立

5、,故天年齐魏桂陵之战和公元前341年齐魏马陵之战取得收稿日期:2005-04-01作者简介:欧阳爱辉(1979—),男,湖南宁远人,湖南工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法律文化学、经济法基础理论和经济刑法研究。人文与社科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的关键性胜利,令齐国重新树立了强国地位。从此灭性打击,统帅庞涓被迫自杀,魏太子申被俘。但诸侯“莫敢致兵于齐”,“楚人不敢为寇东取”、孙膑同样受到了儒家伦理法思想影响,天下本位的“赵人不敢东渔于河”。④法律意识、民本主义及以人伦道德义务为中心的法《但是,孙膑也非一味地在全书中号召发动嗜血行为选

6、择和法心理结构无不耳濡目染。他对背信弃孙战争。对法家的“以战去战,虽战可也;以杀去杀,义、搞阴谋诡计的作战手段和阴毒方法始终持鄙视膑虽杀可也”⑤之说,孙膑自始至终持慎重态度。在态度。须知战争并不禁止各类计谋的使用,可也决非兵很大程度上,他毕竟还秉承着儒家传统的人道主义对各种狡诈欺骗手段和毒辣方法无休止运用完全纵法》精神,提出应对战争权加以一定限制。《孙膑兵法·容。孙膑厌恶这种靠阴谋诡计手段,做伤天害理事情见威王》中指出:“战胜,则所以在亡国而继绝世也。的现象。“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①故他认为用兵中战不胜,则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然夫乐兵者亡,必须做到“死者不毒,

7、夺者不愠”,②过多的阴毒手的战而利胜者辱。兵非所乐也,而胜非所利也⋯⋯卒寡而段,迟早将会给自己带来灭亡的命运和道德谴责,争兵强者有义也。”战争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安危。打胜“事伤人,持伏诈,可败也”。③孙膑这一思想对后世法了,可以拯救国家的危亡;打败了,则会割地甚至亡影响深远,如公元200年江东孙策去世,曹操闻讯后思国。好战者往往遭至败亡的命运,贪图胜利者常常自想借丧葬之际大举征伐,谋士纷纷向其劝谏,认为此想取其辱,故决不能单纯地为了战争而战争,那些看似举乃不义之战,危害极大。曹操最终采纳这一建议放浅力量弱小却战斗力强的,是因为他们手中握有正义弃了讨伐东吴的计划。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