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之秋》教学设计与反思 张静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与反思 张静

ID:6119559

大小:6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1-03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与反思 张静_第1页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与反思 张静_第2页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与反思 张静_第3页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与反思 张静_第4页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与反思 张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与反思 张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本信息课题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三峡之秋》作者及工作单位方城县清河乡廓封学校张静教材分析本课是西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中第一单元的第3课。本单元教材中,那变幻无穷的海潮,明丽热烈的三峡秋色,秀美迷人的漓江山川,黄师塔前深红浅红相映成趣的桃花,湖阴先生茅舍前绿水青山环绕的田园向我们迎面扑来,令你不由得发出这样的赞叹:自然风光真是美丽神奇!怎样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神奇?就要看我们老师的引导了。教学本单元教材时,可以朗读为主,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想象课文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放手让学生去品读感悟,或许能给我们一个惊喜:学生的发现也许是我们成人所不能感悟到的。《三峡之秋

2、》也是本学期的一篇讲读课文,它既使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三峡秋天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为今后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课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边读边思考。通过合作解决问题、讨论、研究、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合作能力。使学生在读中体会三峡秋天景色的无穷魅力,在读中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学情分析本课叙述顺序为时间顺序,学生便于理解,并且可以将以往的知识同化过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都存在着差异。一些学生思维活跃,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强,善于交

3、流,乐于交流;而有一些学生只能初步感知一些浅显的内容,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在教学中,应关注个体差异,关注他们不同的需求,以利于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启发学生主动,具体指导。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并能理解“摇曳”﹑“清冽”﹑“朦胧”﹑“凌空飞降”等词语的意思。  2﹑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3﹑能领悟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仿照批注,批写课文描写的三峡秋天的特点及感受。  4﹑通过读课文想画面,激发学生对三峡美景的热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读课文,想画面,了解三峡美景在各个时段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领悟在不同时间抓

4、不同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本课是西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中第一单元的第3课。这是本学期的一篇讲读课文,它既使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三峡秋天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为今后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课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边读边思考。通过合作解决问题、讨论、研究、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合作能力。使学生在读中体会三峡秋天景色的无穷魅力,在读中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学情分析】本课叙述顺序为时间顺序,学生便于理解,并且可以将以往的知识同化过来,取得良好的学习

5、效果。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都存在着差异。一些学生思维活跃,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强,善于交流,乐于交流;而有一些学生只能初步感知一些浅显的内容,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在教学中,应关注个体差异,关注他们不同的需求,以利于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启发学生主动,具体指导。【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并能理解“摇曳”“清冽”“朦胧”“凌空飞降”等词语的意思。  2﹑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3﹑能领悟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仿照批注,批写课文描写的三峡秋天的特点及感受。4﹑通过读课文想画面,激发学生对三峡

6、美景的热爱。【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读课文,想画面,了解三峡美景在各个时段的不同特点。教学难点:领悟在不同时间抓不同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教学理念】依据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指导,设计理念有以下几点:1.根据学生的兴趣安排教学,尊重学生的朗读体验,学生愿学哪一段,就学哪一段,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2.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情感。【课前准备】课前师生均收集有关三峡的图片、文字、音像资料。【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在初读课文谈自己的想法时,由于理解比较浅显,可能会表达不准确,这时教师应注

7、意保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教师引导,逐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思维差异,可能会影响学生的问题提出,教师和学生需要课前准备有关三峡的图片资料,以帮助学生的正确思维导向。【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话说三峡  1教师放三峡美景的录像片断,配音简介三峡。长江三峡,是中国第一大河长江上最神奇、最壮观的一段峡谷。它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