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中戏”戏剧本事与外框架剧的关系综述分析.docx

“戏中戏”戏剧本事与外框架剧的关系综述分析.docx

ID:61256961

大小:12.29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1-23

“戏中戏”戏剧本事与外框架剧的关系综述分析.docx_第1页
“戏中戏”戏剧本事与外框架剧的关系综述分析.docx_第2页
“戏中戏”戏剧本事与外框架剧的关系综述分析.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戏中戏”戏剧本事与外框架剧的关系综述分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戏中戏”戏剧本事与外框架剧的关系综述分析  一、空间“单一性”与“从属性”  英国著名戏剧导演彼得·布鲁克在《空的空间》里从根本上阐释了戏剧的空间属性:“我可以选取任何一个空间,称它为空荡荡的舞台。一个人在别人的注视下走过这个空间,这就足以构成一幕戏剧了。”可以说,戏剧作为舞台呈现时,事实上是作为一个空间的存在。  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和田汉的《关汉卿》,表现的都是一个单一的、对舞台外常态生活空间封闭的一个空间。《哈姆莱特》展现的是与莎士比亚同时期的丹麦,全剧的地点都发生丹麦的城堡厄耳锡诺。而《关

2、汉卿》则展现的是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八年(1281年)的大都。演员在舞台上构建的是一个舞台内部空间。故而在情节的设置上,一切剧情的设置都应该为主要人物完成这个内部空间的行动服务。在这条创作规律的指导下,戏中戏的戏剧本事的创作或遴选,作为一个情节,就应该为这个内部空间服务。  虽然在《哈姆莱特》和《关汉卿》里,戏中戏本事部分被作为一个戏剧空间来看待。但是毕竟这一出戏已经构成了一个自成系统的空间。如果这个空间跳脱于框架剧既定的空间出现,那么框架剧的主体性质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在以外框架剧为主体的戏剧空间里,压

3、缩“戏中戏”戏剧本事的戏剧空间并将这种压缩过的空间和主体空间一一映射,无论是从保证主体情节上的连贯性,还是保证主体结构及所反映的主题的单一性,甚至是从保证主体舞台呈现上的空间同一性上看,都是极有必要的。而一旦进行这样的设置,戏中戏本事的空间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对外框架剧空间的从属性质。  二、空间“多样性”与“联盟性”  虽然传统的戏中戏的戏剧本事是从属于外框架剧的,但是这个空间也能同样营造出一种“虚拟”的效果。“使观众产生‘假作真时假亦真’的心理错觉,从而获得让观众‘信以为真、恍如现世’,感情投入,为之

4、或悲或喜、或惊或忧的独特戏剧审美效果”。因为“众所周知,戏剧艺术因自身有限的舞台时、空的制约,遂决定了以摹仿现实生活的‘虚拟性’(或曰‘假定性’)为其最基本的艺术特征。因此,想象(或曰‘幻想’)为其一个最基本的艺术特征。”如《关汉卿》中的杂剧《窦娥冤》同样营造了一个虚拟的空间。使观众投入感情,产生对窦娥的情感关注。  传统戏剧的“戏中戏”模式并不是以营造这种效果为主要目的的,因为全剧主旨的表现仍然取决于主角的行动及意志,“戏中戏”这种模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对主题的深化和拓展。而《六个寻找作家的剧中人

5、》和《暗恋桃花源》则需要这种“‘假作真时假亦真’的心理错觉”,并将这种心理错觉作为一种表现方式,以反映不同空间下人类生存状态的内在统一性。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代“戏中戏”的戏剧本事和外框架剧需要共同交织进展其情节的原因。  如果说传统戏剧中的戏中戏有如同心圆模式的话,一反传统现实主义戏剧的皮兰德娄《六个寻找作家的剧中人》所营造的就是一个相交圆模式,其戏剧本事空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舞台空间了,他们在舞台上“是从观众席中跑出来的”,暗示着这六个角色的空间已经拓展到舞台以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