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育基础试题历年试卷.doc

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育基础试题历年试卷.doc

ID:61330530

大小:2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1-25

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育基础试题历年试卷.doc_第1页
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育基础试题历年试卷.doc_第2页
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育基础试题历年试卷.doc_第3页
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育基础试题历年试卷.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育基础试题历年试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育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04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美育思想,在中国可追溯到()A.先秦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唐代2.为美育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理论基础的是()A.哲学理论B.艺术理论C.心理学理论D.美学和教育理论3.首次在我国提出“趣味教育”概念的是()A.蔡元培B.鲁迅C.梁启超D.王国维4.美育

2、是审美教育的简称。它本质上是一种()A.道德教育B.理想教育C.情感教育D.艺术教育5.在西方,“趣味”在美学家那里,主要指()A.生理快感B.精神愉悦C.审美鉴赏力D.生命活力6.感性教育是审美教育的()A.中介B.目的C.基础D.方法7.人格教育是审美教育的()A.中介B.手段C.基础D.目的8.在道德伦理境界方面,人是()A.求美B.求真C.求善D.求诚9.素淡的色彩使人()A.温馨B.宁静C.柔和D.哀怨10.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人是()A.孟子B.刘勰C.荀子D.王夫之11.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具有()A.认知能力B.创造能力C.

3、思维能力D.语言能力12.生产劳动的美是指()A.生产劳动技巧的熟练B.生产劳动效率很高C.生产劳动的姿势优美D.劳动者按美的规律来创造美的产品13.诗性语主要指()A.诗歌语言B.艺术语言C.音乐语言D.绘画语言14.现实美是指()A.当代社会中的美B.现时代的美C.现实事物中存在的美D.有物质形体的美15.视觉艺术运用的审美媒介是()A.线条、色彩、形状B.线条、色彩、图形C.形象、色彩、线条D.色彩、轮廓、意象16.社会美育的主要施教方式是()A.自我教育B.别人对自己的教育C.自己对别人的教育D.成人对儿童的教育17.()曾指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

4、有与美育无关的。”A.鲁迅B.梁启超C.徐特立D.蔡元培18.塑造人的审美心理结构的最佳途径是()A.素质教育B.家庭教育C.审美教育D.学校教育19.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理解力B.想像力C.造型力D.感受力20.美育的()能使教育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A.形象性B.愉悦性C.自由性D.超功利性21.()是少儿审美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容。A.游戏、大自然和幼儿园B.游戏、文学艺术和社会环境C.游戏、大自然和文学艺术D.大自然、社会环境和文学艺术22.少儿的审美发展主要指少儿()的发生与成长。A.审美欣赏能力B.审美感知能力C.审美想像能力D.审美感兴能力23.

5、()打开了少儿进入审美世界的大门。A.游戏活动B.审美活动C.幼儿园生活D.与自然亲近24.小学美育的重点应该放在()方面。A.美的理论教育B.艺术表现教育C.情感教育D.艺术创作教育25.小学美育要使学生成为()的一代新人。A.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品德美B.心灵美、行为美、仪表美、人格美C.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D.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健康美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审美愉悦可分为多个层次,这些层次

6、是()A.悦耳悦目B.悦心悦意C.悦情悦貌D.悦肌脱肤E.悦志悦神27.审美心理愉悦的特点有()A.稳定性B.和谐性C.意会性D.直接性E.想像性28.梁启超精辟地论述了小说对人的情感的支配作用,这就是()A.“熏”B.“染”C.“浸”D.“刺”E.“提”29.古希腊美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苏格拉底E.毕达哥拉斯30.艺术教育包括()A.艺术知识教育B.艺术技能教育C.艺术创造教育D.艺术欣赏教育E.艺术思维教育31.自然美的美育作用有()A.获得知识B.树立理想C.陶冶性情D.提升境界E.体味人生32.少儿审美态度的形成

7、主要与()有关。A.兴趣的培养B.知觉灵敏性的培养C.游戏活动D.审美注意力的培养E.情感体验能力33.教师内在审美素养的内容包括()A.健康人格的魅力B.高度的审美创造能力C.丰富的美学和美育理论D.审美实践活动E.完善的个体审美心理结构34.游戏分四种,它们包括()A.练习性游戏B.象征性游戏C.规则性游戏D.构造性游戏E.娱乐性游戏35.小学美育在教育方法上以直观教学为主,应多采用()等教学方法。A.实物教学B.形象教学C.电化教学D.情境教学E.影像教学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审美意象37.“比德”38.技术美39.景观美

8、育40.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