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

新建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

ID:6133059

大小:5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04

新建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_第1页
新建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_第2页
新建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建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建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施工准备第三章施工组织第四章施工第五章初期支护第六章现场监控量测与反馈第七章二次衬砌第一章总则第1条在软弱围岩的地质条件下,修建双线和多线隧道时,可采用本施工工艺。第2条本工艺的未尽事宜,应按现行部颁《铁路隧道施工规范》及设计有关文件、有关规定办理。第二章施工准备第3条隧道施工前应组织人员复核设计文件,深入工地进行隧道区域内地质及水文地质调查,预计施工中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进行全面技术、经济比较,选定侧壁导坑法。第4条根据设计文件、实地调查资料编制实施

2、性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包括:(1)双侧壁导坑法开挖的方案。(2)采用的机械设备。(3)出碴运输方式。(4)导坑开挖的尺寸和步骤。(5)临时支护的方式和措施。(6)永久衬砌的型式。(7)其余各部开挖、衬砌的方式以及长隧道部分地段改用侧壁导坑法施工时的施工过渡方案。第三章施工组织第5条施工前应根据进度要求和施工设备,合理安排劳动力,并备足临时支护的材料,确保不间断施工。第四章施工施工按顺序主分开挖、装碴运输、初期支护、施工监测、二次支护等主要工序。第6条开挖1.双侧壁导坑开挖顺序,见图4-1及4-2图

3、。(1)先开挖1及2部,后开挖3及4部。为减少爆破干扰,1、2部在纵向超前3、4部至少10m。(2)1及2、3及4部随开挖应及时喷锚支护,必要时设置钢支撑。(3)围岩稳定性极差,除开挖后及时支护外,还可安设超前锚杆。超前锚杆的长度应根据每次开挖进尺决定,当每循环开挖进尺为1.0m时,超前锚杆长应不小于2.5m。超前锚杆应在水平面位搭接。锚杆如从型钢拱架腹部钻孔穿过,或从格棚拱架腹部穿进支承于钢支架时,与水平线夹角不大于10℃;如尾部支承于径向锚杆时,与水平线夹角以10~18℃为宜。(4)当掌子面围岩

4、极易坍塌时,应喷混凝土厚5~10cm临时封闭。(5)左右侧壁导坑的边墙应尽量在二次衬砌完成,并达到所规定的强度后,方开挖5部。5部一般采用环形开挖,锚喷工作应及时紧跟,还可安设管棚支撑。开挖过程中应结合格棚拱(或钢架)安装,由拱脚至拱顶分部进行。(6)6部开挖,可在二次衬砌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开挖时应注意侧壁导坑的侧墙稳定,保持导坑口部的畅通。1.各部的开挖尺寸,应根据机具设备的配备情况和开挖方法进行设计。侧壁导坑一般可按双线电瓶车有轨运输确定其宽度,高度宜接近隧道边墙顶部。2.侧壁导坑上、

5、下两部施工,不宜拉得过长,以便尽快使导坑的初期支护闭合。3.任何开挖方法都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当采用钻爆法时,Ⅱ类围岩地段一次掘进深度不宜大于1.0m;环形开挖5部时,每次开挖进尺为0.5~0.8m。4.侧壁导坑掌子面不应比边墙灌注超前过多。当侧压力大时,围岩不稳定,边墙宜紧跟掌子面。决定是否紧跟掌子面,应根据量测数据和对围岩的变化观测而确定。格棚拱或钢拱施工工艺,可见管棚法施工工艺。第1条用钻爆法开挖时,由于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序较多,而且各工序间距一般都不大,施工中的安全特别重要,应严格

6、按设计进行爆破,且应由工地领工员统一指挥。第2条装碴运输1.侧壁导坑内,一般均采用有轨运输。2.拱部出碴,可以纵向直接运出洞外,或运到已支护衬砌段,再倒运到洞外。3.两侧壁导坑间核心部分,可用反铲开挖及装碴,用侧壁导坑的轨道及斗车运碴。也可用反铲开挖核心土,用汽车运碴。第五章初期支护第3条喷射混凝土设计强度20MPa,每次喷射厚度不到小于5cm,可分2~3次喷至设计厚度。拱部、边墙喷层厚20cm,侧壁导坑部分厚15cm。第4条各部分开挖后的第一次喷护,必须在开挖或爆破后2小时内完成。喷护作业结得4小

7、时后方得进行爆破。第5条锚杆直径采用22mm的螺纹钢。其长度,拱部一般为2.5~3.0m,边墙2.0~2.5m,全孔注早强水泥砂浆,并应饱满。拱顶部位应尽量用早强锚杆药包填塞。目前生产的ZM-2型早强药卷直径比钻孔直径小约20mm,长度为20~30cm,锚杆插入时应注意旋转,使药包充分搅拌。锚杆间距按1,0m系统布置。第6条钢筋网应与锚杆、格棚拱架等联结牢固,随开挖起伏铺设,钢筋网与岩壁的距离通常不小于3cm,钢筋网保护层不小于2cm。第六章现场监挖量测与反馈第7条为了给施工和设计提供可靠的信息,必

8、须进行现场监挖量测,除对岩性、产状及支护状况进行观察外,还需分别埋设量测标志进行变形量测。拱部要量测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位移量,侧壁导坑内根据情况至少选一种量测。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量测,每10~30m设一组测点。第8条浅埋隧道一般复盖厚度小于40m,有其它要求时,应进行地表下沉量测,每10~3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至少11个测点。第9条开挖后15天内,每天量测1~2次,以后逐步减少。第10条量测数据必须同时分析整理,当出现异常时,应及时采取措施。例如,拱顶下沉量或速率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