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绍跨江大桥φ38m钻孔灌注桩钻孔施工实例.doc

嘉绍跨江大桥φ38m钻孔灌注桩钻孔施工实例.doc

ID:61332123

大小:14.80 MB

页数:9页

时间:2021-01-25

嘉绍跨江大桥φ38m钻孔灌注桩钻孔施工实例.doc_第1页
嘉绍跨江大桥φ38m钻孔灌注桩钻孔施工实例.doc_第2页
嘉绍跨江大桥φ38m钻孔灌注桩钻孔施工实例.doc_第3页
嘉绍跨江大桥φ38m钻孔灌注桩钻孔施工实例.doc_第4页
嘉绍跨江大桥φ38m钻孔灌注桩钻孔施工实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嘉绍跨江大桥φ38m钻孔灌注桩钻孔施工实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嘉绍跨江大桥φ3.8m钻孔灌注桩钻孔施工实例基础分公司:王自强1工程概况嘉绍跨江大桥北起海宁尖山围垦区,跨钱塘江水域,至上虞九六围垦区,全长10.137km,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路标准,桥梁宽度为40.5m,设计行车速度100km/h。大桥主桥采用六塔独柱四索面钢箱梁斜拉桥,桥跨布置成70+200+5×428+200+70=2680m,主桥全宽55.6m(含布索区),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最宽的多塔斜拉桥;水中区引桥采用70m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下部结构为单桩独柱式,单桩桩径达3.8m,桩长103~111m,单桩混凝土浇注量超过1300

2、m3,是目前世界上直径最大的单桩。全桥共有φ3.8m桩150根,也是世界上首次大规模采用超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基础的工程。嘉绍跨江大桥第Ⅱ标段为南岸水中引桥,其中N1#~N6#、N11#~N14#墩基础采用直径为φ3.8m的钻孔灌注桩,每墩各2根桩,桩长103~105m。2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南岸水中引桥河床以下以粉砂、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圆砾和卵石为主,桩端持力层为泥质粉砂岩。典型地层如下:①1粉土:灰黄、灰色,湿,中密,层厚9.0m,层底标高-7.0m。①2粉砂:灰色,饱和,中密,级配良好,局部夹粉土。层厚10.50m,层底标高-

3、17.5m。②1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夹粉砂薄层,具层理。层厚18.50m,层底标高-36.0m。②2粉质粘土夹粉砂:灰色,软塑~流塑,夹粉砂,单层厚2~50mm,具层理。层厚14.0m,层底标高-50.0m。③4粉质粘土:灰~兰灰色,软塑~可塑,层厚7.0m,层底标高-57.0m。④3粉砂:灰、黄灰色,饱和,密实,级配良好,含少量砾石,层厚17.0m,层底标高-74.0m。⑤2粉质粘土:灰、兰灰色,可塑,层厚2.0m,层底标高-76.0m。⑤3细砂:灰色,饱和,密实,级配良好,含少量砾石,层厚8.0m,层底标高-81.0m。⑤4圆

4、砾:灰色,密实,圆砾亚圆形,粒径3~20mm,含量55%,偶见卵石,局部为砾砂。层厚13.0m,层底标高-94.0m。⑥2卵石:灰色,密实,卵石亚圆形,粒径2~8cm,个别大于10cm,含量约60%,充填中粗砂及粘粒,局部为圆砾。层厚8.0m,层底标高-102.0m。⑦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棕红、褐灰色,粉粒结构,层状构造,成份主要为石英、长石,泥钙质胶结,岩芯较碎,遇水易软化,手捏成砂状。桥址区所处钱塘江段河床宽浅、潮强流急、涌潮汹涌。为非正规半日浅海潮流,水流属往复流,但不对称性较明显,涨潮流大于落潮流。根据实测资料,最高潮位5.45m

5、,平圴高潮位4.02m;最低潮位-3.15m,平均低潮位-2.41m;最大潮差8.59m,平均潮差6.44m,落潮历时显著长于涨潮历时,平均涨潮历时3小时34分,平均落潮历时8小时51分。最大涨潮流速为6.65m/s,最大落潮流速为4.40m/s。3钢护筒沉放钻孔施工前搭设水上施工平台,每个墩位搭设一个水上作业平台,平台之间通过栈桥连接。每个墩位东西向布置2根φ3.8m的钻孔灌注桩,桩中心距为30m。钻孔施工在钢护筒沉放工作完成后进行,钢护筒内径为φ4.16m,护筒长度为45m,下部23m壁厚为32mm,上部22m壁厚为27mm,护筒的入

6、土深度为23.0~34.0m,护筒底标高为-35.0m,护筒顶标高为10.0m,与平台顶标高一致。单节钢护筒长度分别为23m和22m,利用200吨履带吊起吊,采用ICEV360液压振动锤沉放。钢护筒的垂直度控制在1/200内。4泥浆循环系统考虑到每墩仅两根钻孔灌注桩,且桩间距较大,如将两护筒连接起来循环泥浆难度较大,因此每桩施工时布置独立的泥浆循环系统。泥浆循环系统由溜筛、泥浆沉淀箱、泥浆分离器、搅浆罐、储浆箱和泥浆循环管道组成,如图1和图2所示。钻孔时排出的污浆,经过三级处理,将钻渣分离后回流至孔内。首先是粗粒筛分,即通过溜筛将2mm以

7、上的钻渣进行筛除;其次是重力沉淀,即粗筛后的泥浆流经泥浆沉淀箱部分钻渣沉淀;最后是细粒钻渣分离,即将沉淀后的泥浆经过泥浆分离器旋流除砂和筛分回流至孔内。本工程每台钻机配备一台ZX-250的泥浆分离器对泥浆进行处理,由于泥浆分离器的处理量小于钻孔时的同步排浆量,故部分泥浆经过泥浆沉淀箱后直接回流至孔内进行循环。图1泥浆循环系统图2钻机及泥浆循环系统图3搅浆罐及储浆箱因钻孔直径和深度大,钻孔过程需要随时的补充泥浆。为了保证钻孔质量,及时对泥浆性能进行调整,配备了一台6m3的搅浆罐和一个80m3的储浆箱(见图3),配制新浆时,将水和膨润土等原材

8、料在搅浆罐中充分搅拌后,泵送至储浆箱中储存。如钻孔中需要补充新浆时则从储浆箱中直接加入孔内。这样不仅可及时调整钻孔中泥浆的性能参数,而且膨润土在储浆箱中可进一步膨化和分散,保证了较优的泥浆质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